2024年01月01日
第A3版:热点

新修订的专利法实施细则1月20日实施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支持全面创新

  本报讯 (记者 李洋)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自2024年1月20日起施行。此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2023年12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此次专利法实施细则修订主要有3方面考虑: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决策部署。二是细化完善新专利法相关制度安排,保证新专利法新增制度的落地实施。三是强化与《专利合作条约》《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等国际规则的有效衔接,进一步为申请人提供便利,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据介绍,新修订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共13章149条,具体内容主要涉及5个方面:一是完善专利申请制度,便利申请人和创新主体。包括优化专利申请流程,细化局部外观设计制度,放宽新颖性宽限期的规定,完善优先权相关制度等。二是完善专利审查制度,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包括规范专利申请行为,完善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审查制度,增加延迟审查制度,完善专利复审制度等。三是加强专利行政保护,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包括细化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完善专利纠纷处理和调解制度,明确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的界定标准等。四是加强专利公共服务,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包括增加强制代理例外规定,提升专利信息公共服务能力,细化开放许可制度,完善职务发明相关规定等。五是加强同国际规则的衔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包括明确外观设计国际申请的法律地位和审查程序,在优先权要求、新颖性宽限期、分案申请等方面与国内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制度作出衔接性规定等。

  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也是落实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一项重要举措。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我国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专项部署。

  此次吹风会上,申长雨表示,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点上发力、线上贯通、面上拓展”的局面。其中,针对“不愿转”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研究起草了《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声明制度方案》,推动完善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明确职务发明专利转化奖励制度。针对“不敢转”的问题,健全专利转化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优化相关国有资产考核方式。针对“不能转”的问题,联合教育部在110所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启动实施以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强化专利产业化导向。截至2023年10月,共向10万多家中小企业推送了4万多件试点开放许可专利,达成许可超过1.2万项。

  “这次专利法实施细则中,还就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授予专利权后的法定奖励标准,专利转化实施后的法定报酬标准等做了细化设计和调整提高,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专利的转化运用,为专利转化运用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撑。”申长雨说。

  该细则公布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业界普遍认为,此次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修改,是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对全面落实新修改的专利法、完善我国专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将系统提升我国专利工作水平,更好满足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

2024-01-01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支持全面创新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2934.html 1 新修订的专利法实施细则1月20日实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