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0日,2023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平顶山站)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以“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赋能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为主题,聚焦尼龙新材料、电气装备制造两大产业,突出科技成果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院士专家、高端智库团队云集,行业企业代表齐聚,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丰硕。
此次活动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杨为民,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清华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荣毅超,科技部相关事业单位,河南省科技厅、平顶山市政府领导出席会议,河南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电气装备制造重点企业、金融机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有关负责人参加。全国、河南省有关科技单位和企业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线上平台、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直播平台,以云直播形式同步线上参会。
河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守法在致辞中表示,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品牌活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加速更多科技成果在平顶山落地、转化和产业化,不断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平顶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天富在致辞中说,此次活动的举行为平顶山尼龙新材料、电气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把脉问诊。平顶山市上下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以中国尼龙城和白龟湖科创新城为依托,加快建设“创新之城”。平顶山将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诚意,打造一流发展环境,让来平顶山创新创业的有识之士投资放心、干事顺心、生活舒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杨为民,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清华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荣毅超在活动中作报告。
此次活动是火炬科技直通车首次驶入平顶山,为平顶山市引聚高端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了新平台。活动现场围绕尼龙新材料和电气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集中发布了尼龙材料、碳新材料、新能源、电力装备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304项,42家企业现场对接洽谈,邀请了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等7家科研机构和河南省内外知名高校发布推广科技创新成果,8项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高精尖项目与平顶山本地企业现场签约,展出了发展前景良好与平顶山产业结合度较高的项目20项,126项科技成果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取得了预期效果,在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此次活动由火炬中心、河南省科技厅、平顶山市政府、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平顶山市科技局、平顶山高新区管委会承办。李星叡 程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