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洋) 10月14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大连市举行。“HIV感染的肽衍生物融合抑制剂”等29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填埋气体和渗滤液传输过程的监测试验系统”等60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银奖;“药品的自动分装与计量装置”等777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此外,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等7家单位获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等20家单位获中国专利奖优秀组织奖,高文等20位院士获中国专利奖最佳推荐奖。
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代表、中国华能集团副总经理张涛在发言中表示,华能集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近年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高价值专利。截至目前,该集团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307项,海外授权专利477项,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优秀奖9项。
“我们公司制定实施了《关于提升公司专利质量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建成覆盖全集团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探索实施专利成果权益分配,建设知识产权展示转化平台,促进高价值专利运营转化。2022年,公司专利运营收入1.05亿元,在央企中排名第11位。”张涛说。
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说,此次浪潮荣获金奖的专利是“一种多路服务器动态链路配置装置和方法”,体现了国家对服务器产业的高度重视,更是知识产权推动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王恩东介绍说:“我们建立了专利、商标、软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体系,设立知识产权奖励专项基金,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活力。截至目前,浪潮集团拥有国内发明专利1.3万余项,海外专利申请超1600项,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0项。”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设立,自1989年至今已成功评选了二十四届。历经30多年的沉淀和积累,中国专利奖对激励自主创新和促进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专利奖获奖产品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此前表示,总体看,本届专利奖获奖项目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获奖项目代表性强。89.2%的获奖发明专利属于专利密集型产业,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集成电路、量子信息、区块链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出了制造业的大国重器,解决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是专利质量效益好。获奖专利的权利稳定性高,技术先进性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39项金奖获奖项目从实施之日起至2021年底,新增销售收入超2600亿元,新增利润逾330亿元,新增出口总额285亿元。
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的授奖决定已于今年7月向社会公布。此前在9月份举行的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上已经颁发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外观设计金奖10项、银奖15项、优秀奖4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