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龙吉妮) 湖南惠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敲钟上市,成为益阳高新区首家在北交所上市企业;国联(食品)获得全球首个ASC小龙虾养殖证书;益阳橡机自主研发生产的国内首台、全球最大规格剪切型密炼机成功下线……今年以来,益阳高新区“首”字成绩单亮点纷呈,这是益阳高新区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取得可喜成果的最新写照。
今年以来,益阳高新区紧紧围绕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强化项目为王,拟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高价值科研成果。
围绕“两主一特”产业定位,益阳高新区布局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金博氢能的“国产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完成片状气体扩散层10平方米/年的产线建设并开始小批量生产,目前已经导入国内头部电堆企业供应链体系。湘投金天新材的“中高强钛合金焊管开发”项目完成工艺开发、技术储备、试制等工作,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金硅科技的“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制备及应用”项目完成技术和市场可行性调研以及设备选型、开发与试产工作,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持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益阳高新区推动研发奖补等政策落实落地,积极指导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第一批申报高企37家,其中新申报17家,复审20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50家。益阳高新区企业共计申报益阳市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2883.91万元。今年上半年,益阳高新区共计发放产业扶持资金1.7469亿元。
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持企业创建研发平台。益阳高新区惠同新材等7家企业成功申报湖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伟源科技正在申报湖南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湖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湘投金天新材获湖南省首批新材料中试平台认定。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益阳高新区积极组织铠欣科技等2家企业申报湖湘青年英才项目,金博股份等3家企业申报湖南省“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福星食品等3家企业申报益阳市级专家工作站,伟源科技等2家企业申报湖南省级专家工作站。
益阳高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科技创新主要指标量质齐升。1-6月,益阳高新区科技财政支出为2.0859亿元,同比增长147.6%;1-5月,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49项,金额12.03亿元,为全年任务的60.15%;备案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450万元,累计8321万元。科技创新攻坚战含“新”量更高,含“金”量更大,含“绿”量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