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从威海高新区科创局获悉,威海高新区2023年13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正全速启动创新发展“引擎”,进行引领性科技攻关,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从创新领域看,这些项目包括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疗康养、科技服务、新材料、海洋科技等,基本涵盖五大特色产业,助力威海高新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全国首例“量子远程手术”的成功,彰显了威高集团有限公司远程手术机器人的科技含金量;作为“中国海参之都”的威海,其海参产量去年位列山东省同类产品第一,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紧盯产业需求,正通过刺参养殖采捕机械化装备的创制,为提升养殖作业效率寻找答案……一个个科技创新项目正不断开拓新途。
从项目类别看,新产品、新技术创新项目共8个,重大平台创新项目共5个,其中,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颅内血栓抽吸导管产品已成功进入河南省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联盟集采,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面向新一代显示技术磁性元器件开发及集成应用、国产激光打印机系统等正持续开展技术研发;从项目层次看,近50%的项目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创新工程)项目。
“我们每月按时调度13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进展情况,梳理每个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并全部纳入威海市重大项目管理服务平台调度推进程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威海高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支持更多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开展协同攻关,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支持榜单。据悉,截至目前,今年的13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共申请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于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