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4日
第A2版:要闻

上半年授权发明专利43.3万件,拥有专利企业数量增长较快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提质

  ▶ 本报记者 李洋

  7月18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在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运行平稳,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43.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110.4万件,外观设计专利34.4万件;注册商标201.8万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发证4861件。

  知识产权事业呈现五大特点

  胡文辉表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国内专利商标拥有量稳步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68.3万件,同比增长20.4%,其中,维持超过10年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55.9万件,占比15.2%,较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为4217.7万件,同比增长9.4%,呈稳步增长态势。

  二是拥有专利的创新型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8.5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6.0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0.5万件,占国内总量的七成以上,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180.4万件,同比增长23.3%,高于国内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

  三是数字技术领域专利储备进一步加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为,计算机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基础通信程序,分别同比增长56.6%、38.2%和26.0%,增速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20.4%,为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我国申请人向外知识产权申请更加活跃。今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国内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3.3万件,同比增长7.1%。

  五是我国知识产权进出口规模保持稳健增长。今年1-5月,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口额为1208亿元,出口额为369.8亿元,进出口额均实现增长,知识产权贸易表现出较强韧性。

  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成效凸显

  “自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启动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以来,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22个省份的1500多个专利权人参与试点,筛选出3.5万件有市场化前景、易于推广实施的专利试点开放许可,匹配推送至7.6万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近8000项,取得良好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说。

  雷筱云表示,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吸引了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试点成效受到广泛认可。近600家高校院所、900多家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参与试点,其中包括110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和多家中央企业。试点中,1100多件专利实现一件专利对多家企业的许可,占达成许可专利总数的4成,“一对多”特征明显。

  “有关调查显示,48.3%的专利权人知晓专利开放许可制度,49.6%的专利权人愿意采用开放许可方式,其中高校专利权人这一比例达到近9成。”雷筱云说。

  此外,雷筱云表示,今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到2676.6亿元,同比增长64.6%,质押项目1.6万笔,同比增长56.9%。

  数字经济发明专利增长迅速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增长迅速。2016-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达18.1%,是同期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年均增速的1.5倍。其中,2022年授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33.5万件,同比增长17.5%。”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说。

  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为160.0万件,其中国内127.3万件,国内与国外在华专利数量总体呈现“八二分”的格局。

  与此同时,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拥有量占比为70.9%。利用国内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本土创新力量崛起,国内头部企业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占国内总量的71.3%,呈现“三强鼎立”的态势,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023-07-24 上半年授权发明专利43.3万件,拥有专利企业数量增长较快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1535.html 1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提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