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3日
第A1版:封面

这个毕业季:高新区,也是优才“高薪”区

  ▶ 本报记者 李洋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下正值毕业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为推动政府搭台、校企联动,政校企深度合作双向奔赴,国家高新区纷纷启动“千师万生进高新、就业创业来高新”等吸纳应届毕业生入园区活动。

  招聘活动火热展开、政策支持持续发力、各类企业争先恐后……由于做了充足准备,不少应届毕业生纷纷奔向园区企业,提前锁定心仪的岗位。

  政校企三方合作促招聘

  今年这个毕业季,政校企三方合作促招聘俨然成为各地国家高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政校企三方合作,是促进校地、校企对接的有力手段,也是促成政校企三方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的基础。

  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布“全球数字英才招募令”,举办“相约在高新”政校企人才合作交流会,与9所高校共建“数字人才培养工作站”,推进12所高校与12家企业互聘“访企拓岗大使”和“大学生成长导师”。在此基础上,今年1-5月,杭州高新区(滨江)引进各类人才1.879万人,同比增长5.16%。

  济宁高新区“校招+社招”精准化招引,抢抓引才黄金季、加密校招频次,先后赴济南、青岛、西安等地举办、参加“才聚蓼河·百企百校”“学子回家”“母校寻英”等系列活动22场次。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累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0场次,吸引1410家企业、6.5万人次参与,达成求职意向5100余个。截至6月,已完成招引大学生1965人,博士9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5人。

  平顶山高新区与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先后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政产学研用贯通融合发展,依托高新区企业库柏爱迪生(平顶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拓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等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建立“平顶山高新区就业见习基地政策沟通交流群”。

  “在此平台上不仅可以对新见习政策深度解读,还可以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进行解疑答惑。通过搭建良好的就业见习平台,可为毕业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平顶山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杨宏对记者说。

  “人才趣集市”是贵阳高新区为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的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系列活动之一。园区组织并联动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贵州省71所高校,组织首批115家次企业,共发布岗位需求457个,人才需求1977人。目前,“人才趣集市”活动累计接待咨询者3255人次,收到简历2915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26人。

  因何具有强大吸引力

  拥有72平方公里、53万常住人口、46万人才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同时聚集了69家上市公司、22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700家创新平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创新指数、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等均为浙江省第一。在有限的城区面积上创造更大的价值,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依托的正是源源不断的人才。

  今年以来,杭州高新区(滨江)依托“高新人才网”,有针对性地归集发布岗位信息,免费为中小企业定制招聘微官网;建设“人才智引”系统,配置紧缺人才微专场、才岗智配等应用场景,为青年人才精准匹配就业岗位。面向324家重点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查,组织2387家次企业招才引智,推出用人需求10.5万个次,吸引人才投递简历2.6万人次。

  今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已摸排出2万余个大学生岗位需求,为大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合肥高新区“中国声谷·量子中心”招聘团用时2个半月、奔赴12座城市、涵盖36所高校、召开43场招聘会、达成意向超万人。

  6月,济南高新区“千名硕博进高新”系列活动之山东大学硕博研究生实习实践活动启动。近年来,已有1.6万余名山东大学毕业生在济南高新区实现就业创业,涌现出以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峰、政和科技集团董事长朱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国家高新区代表的是先进产业、优质团队、高新技术和高端市场,集聚的是高精尖企业,吸引的是具有高新技术优势的人才,高新区不仅是‘优才’区,也是‘高薪’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高新区生态环境建设优良、人才餐厅、无人超市、洗衣房、咖啡厅、健身房、篮球场、阅读空间等生活设施配套齐全,不仅解决了人才的事业发展问题,而且解决了人才安居难题,对应届毕业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给予人才更多获得感

  宋向清表示,大学毕业生最关注3个方面:一是拥有生态设施好、绿化配置优、景观特色美,办公区环境简洁的空间和环境。二是具有产业引才、载体引才、服务引才的选人用人机制。第三最重要,即自身专业与高新区主导产业相吻合,与高新区产业链供应链相匹配,具有长期发展空间和平台,可以成为终生事业依托。

  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优势,近年来国家高新区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打造招才引智新生态。

  为了更充分给予人才更多的获得感,济南高新区上线济高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常态化受理人才分类认定、专业资格认定、档案转接等人才公共服务。完善人才住房安居体系,在汉峪金谷新选址布局30套专家公寓,2022年发放高层次人才生活和租房补贴等优惠政策资金8200余万元,核发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1.25亿元。举办济南高新区首届高层次人才相亲联谊活动,切实提升青年人才的归属感。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切实强化教育医疗保障,人才子女就学率达到100%。

  今年毕业季,肇庆高新区早早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准备了入园政策大礼包: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等就业,或到乡镇(街道)、村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就业时属于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且按规定已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即可按每人一次性3000元标准给予补贴。

  济宁高新区打造山东省首家青年人才“微生态”改革试点,着力打造青年人才“悦居”生活圈。聚焦青年人才生活满意度,从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看病就业和一站式服务等方面,用好高新区大学园“专家公寓”“人才公寓”;聚焦青年人才在高新区创新创业,对到高新区博士后工作站(基地)开展研究的博士后人员,出站后留区工作并签订3年及以上期限劳动(聘用)合同的,在享受省市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可同时按照同期新引进博士的条件,再次享受济宁高新区的青年人才政策。

  数据显示,10年来,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人员占比从30.3%增长至40.9%,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从2012年的47.2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80万人,国家高新区企业在促进高质量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有所长且在实践中具有一技之能,向往快速进步,追求远大事业发展空间,能够接受内外挑战的毕业生更加向往在国家高新区施展才干。”宋向清说。

  宋向清认为,进入国家高新区工作的毕业生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二次学习强化自己的本领。同时,应该秉持主动融入新生活圈和新事业圈的积极姿态,让自己的专业之长更好地匹配企业战略方向,主动适应,主动配合,主动融合,以尽快弥补产业和技术人才紧缺,力求以突破性创新创造成为新兴业态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顶尖人才。

2023-07-03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1239.html 1 这个毕业季:高新区,也是优才“高薪”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