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9日
第A8版:园区产业

合肥高新区:国际化指数2021发布

  本报讯  近日,合肥高新区联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编制的《合肥高新区国际化指数2021》发布。

  该报告于2021年开始编制发布,今年是该专项报告持续发布的第二年。

  “合肥高新区国际化指数”着眼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目标,以国际化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构建指标体系,共包括“经济融通力”“产业发展力”“创新竞争力”“开放交互力”“环境支撑力”5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通过总指数和各分项指数的变化,持续监测和全面评估合肥高新区国际化发展态势,支撑高新区科学判断园区国际化发展水平,并针对发现问题与短板精准施策。

  该报告显示,合肥高新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国际化发展总指数持续增长,进入“高水平”国际化发展新阶段。以2017年为基期(指数设定为100),2017年-2020年4年间,合肥高新区国际化总指数保持持续提升态势,2020年达到169.57,相比基期增长了69.57个点。

  国际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4年来,合肥高新区进出口总额实现了大幅增长,2020年达到1441.81亿元,是2017年的1.88倍,且出口总额占园区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得到了提升,2020年占比达到16.37%(2017年为15.66%),表明合肥高新区通过发展国外市场实现经济规模提升的效果明显。

  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国际竞争潜力的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以量子产业为例,合肥高新区量子领域的创业活动频繁发生,截至2020年底,合肥高新区量子领域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数达到41家,以量子产业产值、企业数、专利和标准数拟合的复合指数显示,2017年-2020年,复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55.39%,显示出极强的发展潜力。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水平新产品创造加速。2017年-2020年间,合肥高新区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园区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7.21%,2020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48.60%,在10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中排名第二。

  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为园区参与全球创新竞争提供了条件保障。合肥高新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成长企业群体快速发展,2017年-2020年间,“爆品”“深科技”“双五”“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每年至少净增几十家;在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也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在境内外上市企业(不含新三板)27家。刘畅

2022-09-19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8696.html 1 合肥高新区:国际化指数2021发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