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大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继续高歌猛进。其中,月销量更是历史性地突破60万辆大关。专家表示,在“双碳”转型势在必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1万辆和66.6万辆,月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0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6万辆和5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92.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5万辆和1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辆和255辆,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5.7倍。
“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月销量首次突破60万辆。”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产销增长明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呈小幅增长,燃料电池汽车产量明显下降、销量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上述三大类品种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等政策,促进大宗消费;交通运输部等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支撑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陈士华说。
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22.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1万辆和304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7万辆和8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倍和1.7倍。
“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W型’走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说,在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6-8月走势超过预期增长。
乘联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6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7万辆后,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6万辆,8月份进一步实现63万辆的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12%。“供给改善叠加油价上浮,带来了市场的火爆,油价上涨而电价锁定,带动电动汽车订单的火爆。”
自主品牌表现亮眼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还显示,8月份,新能源汽车的厂商批发渗透率为30.1%,较去年同期20.4%的渗透率提升9.7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高达49.8%。
“8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创历史新高,比亚迪的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夯实领先地位;以奇瑞集团与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相当突出。”崔东树表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品牌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本盘持续扩大。
“8月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仍然是自主品牌为主的格局,除了特斯拉,合资车企没有进入销量前10名。”崔东树说。
除了国内市场表现亮眼,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出口方面的表现同样不俗。8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达7.7万辆。其中,上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5004辆,比亚迪汽车出口5092辆,吉利汽车出口1933辆。
“伴随着复工复产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逐渐完善,市场前景向好。”崔东树说。
未来会更好
对于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发展,陈士华表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持续作用下,加之夏末秋初南方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造成的电力紧张问题有所缓解,伴随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未来几个月乘用车仍将呈现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也将延续良好发展势头。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有小幅波动,恢复基础还需加力巩固,汽车市场仍需政策持续提振;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居高难下;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又出现上涨苗头,以及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为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不确定性。”陈士华说,这些因素将影响汽车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需要行业企业密切关注,审慎对待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目前,油价持续高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在崔东树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仍将全面加速,原因有四:一是自主品牌经济型电动车(A00级+A0级)会持续放量;二是新能源车型新品持续推出,覆盖广泛的价位段和产品特点,在主流价格区间均有高性价比产品供应,各主流厂商的推广积极性处于高位,増程式等车型在市场面的接受度也有所提升;三是部分地区因电力紧缺导致的短暂使用不便现象,伴随高温天气的减少而得到有效缓解;四是长期来看,随着储能等基础设施的完备,电力紧缺导致使用不便的情况将会得到更为妥善地解决,不会动摇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