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查娜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的《2022中国AI商业落地研究报告》及《2022中国AI商业落地TOP100企业榜单》提出,当前人工智能已进入“市场买单”的阶段。
目前AI技术较全面
《报告》称,从政策上看,与2021年不同,今年除了对AI产业的直接支持之外,AI作为进入元宇宙的一个重要技术抓手,重要性在多个与元宇宙相关的政策规划中被不断强调。
《报告》指出,目前AI已广泛应用到金融、智慧城市、制造、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AI在传统行业中的参与度逐渐提升,为AI应用打开更大空间。
近几年国内AI技术发展较为全面,除了由市场驱动的应用技术在快速发展,相关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上的短板也在积极补齐,AI芯片、深度学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持续推动AI产业与解决方案的迭代。“整体上看,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AI创新高地,下一步发展目标是在更能体现人工智能重点研发方向和赛道规则制定方面获得更多话语权。”亿欧公司董事、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缪国成说。
AI未来落地趋势
对于AI未来的落地趋势,《报告》认为,AI已不再是单点技术,尤其是元宇宙概念的提出,为AI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作为元宇宙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AI与其他新兴技术如区块链、交互技术、物联网等的融合或将产生更多AI应用场景。
《报告》指出,AI赋能行业发展已是主流。除了互联网、金融等对AI有原生优势的行业之外,传统行业转型也将成为下一步AI应用的主要方向,以制造业为例,钢铁、能源行业正在积极引进AI工具实现降本增效。未来,AI或将在传统行业转型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落地可能性。
专家表示,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历经投融资与创业热潮后已进入优胜劣汰阶段。标准化和可复用的产品与服务是AI企业实现全面、深入的商业落地的关键,能有效助力企业在短时间内走上高效盈利之路,成为“行业赢家”。
“目前,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和核心驱动力,如何通过应用切实地拉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落地、实现全方位赋能是AI商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命题。”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山栋明说。
“未来围绕人工智能的竞争将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或者说是整个产业生态的竞争。”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史占中说,“着力构建完备的产业生态是重要的工作目标,硬件、数据、算法、商业生态将是重要的四个发展着力点。”
AI落地制约因素
2021-2022年期间,一些AI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商汤科技、创新奇智、云天励飞等企业上市动作快速推进,预计2022下半年到2023年,还会有更多的AI企业陆续上市。AI企业向好的同时也遇到诸多发展瓶颈。
“对于企业来说,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场景碎片化导致的算法复用率低,造成了AI落地成本较高,这是制约一部分企业引入AI工具的因素。”缪国成说,未来通过整合重复度较高的场景,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完成部分定制化的需求,将有效提高算法的复用率、降低企业开发及使用成本、缩短部署时间,形成AI规模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则逐步向通用核心OS、生态运营、核心工具提供等方向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腰部企业来说深耕垂直领域,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此次,亿欧智库发布2022中国AI商业落地TOP100企业榜单,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数据和算力的问题仍旧是AI落地的主要制约因素。
数据上,安全以及确权问题亟待解决。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训练的过程消耗企业大部分的资金与时间成本,这也是AI落地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算力上,目前仍面临着算力需求与算力能力之间的巨大鸿沟。总体上看,算力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但算力服务市场目前处于高度景气状态,对于人工智能、工业仿真、气候模拟等重点战略领域意义重大。专家认为,比算力平台更重要的是做好算力生态,譬如建立上下游互利共赢商业模式。构建新计算生态系统需要长期投入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智能算力建设也将是下一步AI落地的主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