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近日,泰安高新区上线“歇业登记”服务,增设困难企业休整“缓冲带”,以休眠时间换取发展空间,让市场主体“喘口气”再出发。
据介绍,3月1日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首设歇业制度,泰安高新区同步推行《泰安市市场主体歇业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外,针对违反歇业信用承诺的情形,规定明确市场主体登记机关依监管部门通知撤销其歇业公示,恢复正常状态,并将撤销登记情况及时共享给法院、税务、人社、医保、公积金等部门,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实施联合惩戒。
依据规定,市场主体歇业的累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办理歇业备案后,自主决定开展或者已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视为恢复经营,应于30日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终止歇业。
申请歇业并不意味着被注销,而是“停机保号”,允许市场主体在一定时间内暂停营业,给发展困难的企业提供喘息休整的机会,既保留主体资格,又把维护成本降到最低。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让市场主体安全渡过难关期,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助力“复苏”企业。 宋怡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