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1日
第A11版:双创服务

烟台高新区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  杨秀萍  本报特约通讯员 郭健

  自去年来烟台创业后,黄宝华便以高层次人才的身份入住距湿地公园不远的烟台高新区人才公寓。

  黄宝华是山东省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长期专注于国内外森林、草地火险的遥感监测预报,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发明专利2项。去年11月份,他注资300万元在烟台高新区创立了山东星屹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人生首次创业之旅。

  “当时就是奔着这里的好环境来的,到这后,高新区先是给了2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又给了50万元的启动资金,后期还有择优资助和烟台市‘双百人才’资助等,大大减轻了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除了给钱,还能免费入住人才公寓,公寓里设施齐全,做饭用的锅碗瓢勺一应俱全。”说起目前的工作、生活,黄宝华露出满意的笑容。

  黄宝华说,他之前曾在外地挂职,接触过招商引资的工作。在他看来,烟台高新区对企业、对人才的服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前期组织到对接洽谈再到落地后的服务,专班、专人、专办,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彰显着这个地方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正是受益于这么好的环境,仅今年一季度,黄宝华的公司就实现营业收入110万元。

  在烟台高新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就像一个“强磁场”,吸引着众多像黄宝华一样的高端人才纷至沓来。据统计,目前该区累计引进培养烟台市级以上重点人才234人,其中,国家级人才72人,省级人才70人,市级人才92人。

  前不久,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表扬2021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的通报》,烟台高新区作为山东省仅有的2家高新区之一光荣上榜,这也是继2018年、2019年获得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后高新区再次入选。

  高端人才缘何青睐烟台高新区?“我们发挥政策洼地优势,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育才机制,完善更高水平的留才、兴才保障,营造更加浓厚的重才、爱才氛围,打造近悦远来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据烟台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办主任张珂介绍,目前,烟台高新区已形成一揽子人才新政和优惠举措,与烟台市级人才政策共同构建起“顶尖人才上亿元支持、领军人才上百万资助、青年人才数万元补贴”的人才政策扶持体系。在政策兑现方面,仅去年就发放“蓝海英才计划”优秀青年生活补贴、创业启动资金、市级青年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各类支持资金3100万元。除了政策激励,该高新区在体制机制方面也不断改革创新,全力打造高能级科研平台载体,加速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烟台高新区还构建起“一对一”高层次人才服务制度,充分满足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去年7月,孩子面临小升初的问题,高新区人才办就帮我进行了人才分类认定,确定属于D类重点人才,子女可以在义务教育阶段自主选择学校,这可帮了我们大忙。”烟台市“双百计划”高端创业人才姜永说,硕士毕业后近14年间,他先后在上海佳豪、挪威船级社等国内外一流海洋工程设计公司工作。如今他的妻子、孩子都跟随他来到烟台高新区,夫妻俩共同经营着一家公司,主要从事智慧船舶领域技术咨询及装备研发工作。

  “高新区作为全市集聚高端研发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阵地,始终突出科技创新主责主业,以‘全方位服务+精准滴灌’的模式,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加快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创新高地。”烟台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闫明东介绍说,着眼于解决人才融资难、贷款难问题,该高新区还畅通高层次人才贷款融资渠道,设立“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科信贷”等产品,构建全方位投资体系,先后为赛泽医疗、华锦祥云等人才企业提供金融产品支持近1.5亿元。

2022-07-11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7782.html 1 烟台高新区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