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4日
第A4版:聚焦

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建设12周年

产城融合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

  中新智慧园航拍 李剑锋/摄

  ▶ 周翼 郑嘉俊 饶凤珍 陈建龙

  6月26日,即将年满12周岁的中新广州知识城迎来“生日”大礼包——知识城新乡村示范带暨“九佛五村七片”首开区动工活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建设12周年暨中新智慧园开园仪式,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国与新加坡双边合作项目。历经12载,中新合作开发建设的知识城累计注册市场主体2.4万家,注册资本近4815亿元,高端产业、创新平台、前沿技术、顶尖人才、民生福祉等在此不断集聚,这里正在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成中新一期合作6.27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一座环山绕水、生态宜居、智慧服务、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的“山水创新之城”正在广州东部冉冉升起。

  “九佛五村七片”动工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活动当日,在知识城九佛街道辖区动工的“九佛五村七片”首开区,作为广州高新区城市更新的最新探索,是该区融合改造的示范工程。“九佛五村七片”指的是位于知识城北部的九佛街道辖区莲塘村、蟹庄村、燕塘村、山龙一二社、山龙石窝洞、九佛社和重岗村五个村在内的七个片区。在20平方公里的村域范围内,通过“政府主导、国企参与”,将零散分布的110公顷用地腾挪整合,释放城乡建设用地535公顷,以枫下副中心为“核”,以北部高端产业走廊、南部最美生态连廊为骨干,实施莲间塘里、蟹庄里等9个乡村振兴项目,形成“一心两廊·九星荟萃”片区发展新格局。

  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局局长侯奔介绍说,该片区此前由于城市结构混乱、产业空间破碎、公共配套零散等限制性要素,各村社难以独立实施更新改造。通过政府主导,引入国企,打破行政村边界,实施跨村域融合更新,运用土地置换、规模腾挪、图斑转移方式,实现了建新区成片连片建设。同时,按照“跳出城市更新、植入新的内涵”的要求,通过旧改腾出大片空间,统筹推进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产城融合、乡村振兴等多元目标,让此前“改不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变成“改得成”且“改得好”的发展机遇,打造城乡融合统筹的示范窗口,建设新乡村示范带。

  据了解,此次项目首开区一期总用地面积1.5公顷,总计容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4亿元。项目主导方区属国企知识城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敏表示,此次“九佛五村七片”首开区动工活动意义深远,不仅仅是“九佛五村七片”融合改造项目的亮相,也是中新知识城新乡村示范带典型案例的推广,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创新探索。

  “借此可以推进永九快速、知识大道、人才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并围绕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集中建设复建安置区、融资区,面向湾区半导体产业园等园区职工需求,统筹配建租赁性住房。”侯奔表示,“九佛五村七片”首开区等14个项目被纳入全区首批城市更新信任筹建项目计划,全面推动“首开先建”,有效缩短回迁周期,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中新智慧园开园

  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新标杆

  中新智慧园,是中新双方深化知识城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将成为知识城拓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生物医药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合作的新引擎。该园区是由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并独立运营的首个旗舰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秉承“生态绿色”理念,融入新加坡异域元素,保留部分天然生态坡地,融入风雨连廊、屋顶花园、人行步道和海绵城市等特色设计,由四大社群(展示交流区、产业孵化区、产业加速区、生活配套区)共12栋各具功能特色的建筑组建而成,总投资逾14亿元。

  “中新智慧园的开园是知识城建设12年来走过从0到1,从1到多发展阶段的标志。”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事务办副主任徐晖介绍说,知识城从一片阡陌稻田崛起一座现代城市,已形成三集群两高地的产业发展格局,未来还将迎来产业园区的业态更新。中新智慧园的开园也将成为中新两国在知识城创新合作的又一亮丽名片。

  “多年来,知识城合资公司在‘政府引导、企业先行、市场运作’的方针下,充分发挥中新合作的桥梁作用,链接双方政企资源,在多层次、宽领域、深融合的共赢格局中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站在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的新起点上,除了继续推动中新合作实践平台建设,我们也在积极拓展综合城市开发和运营能力。”知识城合资公司总裁陈长新表示。

  2018年12月6日,中方与新加坡的3位部长共同见证了中新智慧园奠基。仅3年多时间,中新智慧园便建成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总部大楼,引进60余个产业化项目,已有包括新加坡能源集团、中国广州来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恩士迅大湾区金融科技交付中心、中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广州泰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等在内多个重点项目落户园区。

  该园区的知识城国际科技中心(简称“STC展厅”)整体参照西门子位于伦敦的“Crystal”未来城市展示中心的设计理念进行打造。诺贝尔科学奖群英肖像馆已落户STC展厅,这是全球惟一的诺奖得主主题肖像馆,未来计划举办全球顶尖科学奖得主高峰论坛、沙龙及交流等活动。

  入驻园区的恩士迅是一家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公司,在新加坡开设了40年,进入中国市场也超过20年。该公司在知识城落地了恩士迅大湾区金融科技交付中心项目。“我们看到粤港澳大湾区整个区域市场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希望能够借助这里的地域优势以及中新合作的项目优势,在这边建立金融科技交付中心。”恩士迅(中国)总裁李珊说,未来将继续吸引更多海内外金融机构进入交付中心。

  知识“引力”效应强劲

  中新合作12载成就科创热土

  2010年6月30日,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开建。2018年11月,知识城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简称“知识城总规”),赋予知识城“一港一区两地”的国家使命,知识城迎来了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等多重发展机遇。

  历经12年发展,知识城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上逐渐打出知名度,引力效应越发强劲。

  “三集群两高地”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这里建成全球顶尖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化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全国惟一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管理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元素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正在全力建设中国纳米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化高地。知识城先后引进百济神州、诺诚健华、GE-龙沙、康方生物等创新制药项目40多个,建成后大分子药原液总产能可达66万升,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生物制药基地;集聚粤芯芯片等半导体芯片上下游企业超80家,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核心区,多项核心技术实现国内零的突破;落地百度Apollo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小鹏汽车从动工到首车下线仅用9个半月时间,频频刷新“知识城速度”。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新加坡与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经过10多年的努力,知识城已成为广州改革创新的领头羊,城市建设的模范。”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罗德杰在视频致辞中表示,知识城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将成为广州乃至广东下一轮改革开放、知识创新的动力,中新合作的典范。

  当前,知识城正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面积为2平方公里的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中新合作二期)正全面启动建设,能源总部基地等25个项目加快推进,合作示范区首期项目正式动工,330米高的中新合作标杆项目——知识塔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也在加快建设……知识城已进入新一轮扩容提质发展,不断吸引着中国和海外资本的关注,引入更多中新合作项目。

2022-07-04 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建设12周年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7742.html 1 产城融合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