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进一步细化实化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正常运转各项措施,以点带链、以链带面确保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目前,我们已经聚焦防疫医疗物资、居民生活必需物资、农业生产重要物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物资4个领域,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先后分4批确定1624家重点企业,并指导17个省份建立了地方层面的重点企业‘白名单’,搭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白名单”制度发布后,上海、安徽、湖北、福建、河南等地积极响应,根据本地情况制定细化措施。上海率先公布了首批包括666家企业的“白名单”;吉林制定了道路货运企业复工人员“白名单”管理制度。
“我们将推进‘白名单’区域互认,协调各地细化实化服务保障工作。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强跨区域跨省份协调,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短平快方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辛国斌说。
(《经济日报》2022.5.18 李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