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纳米粒子研究团队采用“水面排列法(Float assembly method)”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纳米薄膜电极,或可用于开发高性能、强导电、超薄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配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研究团队采用从中心向两侧逐渐扩散的“马兰戈尼对流”方法,将由银纳米线、橡胶、乙醇等组成的混合液滴入水槽内水平面,使纳米线整齐地排列在水槽周边,而后在水槽中央加入少量的活性剂,使纳米线受压后更加紧密,最后通过溶剂蒸发形成薄膜,将纳米线嵌入薄膜后制造出纳米薄膜电极,制造全过程仅需5分钟。利用该方法制造的电极导电性与金属相似,长度可拉伸10倍,并可有效贴附在250纳米的薄曲面上。研究团队利用制造的纳米薄膜电极开发出贴附在人体皮肤上的可穿戴设备,通过验证可有效监测皮肤温度、湿度、肌肉拉力等生物信号。
研究人员表示,此次制造的纳米薄膜电极可广泛应用于开发可穿戴设备。采用“水面排列法”不仅可以使用金属纳米材料,还可使用半导体、磁性体等多种纳米材料与橡胶进行组合,制造出更多的功能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