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小丽
很多人不知,福州人每天都离不开的软件“e福州”,是由福州高新区企业福州博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所开发,这款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公交车、地铁、学校、医院等诸多场景,让市民真正体验到了“数字福州,一码通行”。
“数字福州”背后,离不开博思软件创始人陈航的辛苦付出。作为数字化先行者,陈航用自己的奋斗历程书写了一个逐梦“高新”的故事。
转型中初露锋芒
2000年,“数字福建”被写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建议。
次年,尚在福建省财税信息中心工作的陈航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辞去稳定工作,带领创业团队创立福州博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福建的数字化转型大势,让陈航意识到了政府财政信息化管理或财税改革的重要方向。他带领团队从财政票据管理领域切入,先从县域财政核算做起,先后开发了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软件等产品及学校票款分离软件,以满足政府行政部门和学校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需求。
2004年,福建省财政厅运用博思软件的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软件进行非税收入管理,当年非税收入增长明显。这一改革成效得到相关部门肯定,博思软件产品在福建省得到进一步推广。
为顺应政府“放、管、服”的管理需求,陈航及其团队又推出“电子缴款”等业务,在帮助政府解决非税收入收缴的同时,简化政府服务公众环节,实现政务办理“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生活。
成为数字化先行者
成绩背后,考验接踵而至。“我们的项目需要通过招标得到有关单位认可,才能获得更好的推广,项目推进初期的竞争往往非常激烈。曾有一次,我们在项目落地前夕被取代,几年的准备功亏一篑。”陈航曾如此回忆自己的创业艰难时刻。
在类似的艰难关头,陈航总是选择咬紧牙关,以产品说话,在不断迭代产品的同时耐心等待,最终获得了更多客户的青睐。2014年,博思软件正式落户福州高新区。“福州高新区在资金、政策、人才方面给予我们很多支持,还汇集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校,拥有丰富的产业创新协同资源,这是我们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陈航说道。
在福州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凭借着不服输的劲头,陈航带领博思软件逐渐地从一家福州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全国电子票据领域龙头。
2016年,博思软件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后将经营范围拓展到政府智慧财政财务、电子采购、“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领域,希望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助力政府创新城市治理新模式,助推产业数字化升级。
博思软件也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到2021年,营收增长约9倍,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50%,人员也从600多人发展到超5000人,成为拥有37家子公司的市值超百亿集团公司。作为领军者的陈航,也先后获得“福建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第十八届福建省优秀企业家”“2019中国新经济领航人物全国百强(福建十强)”等荣誉,其主持研发的项目获得财政部优秀软件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在数字时代,“数字化”已成为助力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走进人们的生活。陈航表示,将继续紧跟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步伐,深耕数字化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