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4日
第A3版:热点

创新型人才不足 高校该如何破题

  ▶  本报记者 李洋

  “我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优秀毕业生更多选择报考公务员,但我们制造业及研发需要有人才储备,特别是在创新领域需要后继有人。国家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部分优秀尖端专业毕业生更多流向制造、 研发等领域。”全国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小组发言中对当前人才现状表示担忧。

  “经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既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又浪费了年轻人的宝贵时间,更不利于高质量发展。高校应增加就业教育、实践实习,让大学生在学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另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也建议修改完善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政策。

  2021年8月,科技部人才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7%,从2016年的387.8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但《报告》同时指出,我国也存在企业R&D人员增速放缓,R&D人员投入强度(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全时当量)、R&D中的研究人员占比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科技人才的整体质量和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创新型人才不足的背后,高校应该如何破题?

  “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关注学科交叉融合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涛表示,我国高校长期按学科划分院系导致学科之间缺乏深层次和实质性的交叉融合。另外,还有多数高校集中精力、 集中资源发展少数优质学科,造成学科发展水平不平衡,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有限。“高校学科交叉融合不充分是导致我国交叉学科及新学科滞后和人才培养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建议积极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对科技创新重大突破的支撑能力。”张涛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表示,高校除了为国家输送各类优秀人才,更要创造知识、 推动技术创新,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要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采取更多有力举措鼓励高校继续保持和发扬基础研究优势,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大力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式。

  “特别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 紧缺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10年规划’等举措都为我国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徐惠彬建议,科技和教育不分家,科技和教育部门应选择高水平大学的一流学科协同建立一批国家科教协同研究中心或创新中心,将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2022-03-14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6382.html 1 创新型人才不足 高校该如何破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