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第A3版:建言

赵皖平:运用数字化技术 开展长江保护

  ▶  本报记者 李洋

  “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方法,扩建物联感知体系、接入相关部门现有业务平台数据,实现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倾倒垃圾等的智能监管,联合各职能部门,对非法捕鱼、采砂等行为,在频发区域进行多轮模拟演练,建立平台样本数据库,引导施行绿色治理模式。”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一份《关于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长江保护工作的建议》。

  赵皖平坦言,由于长江流域岸线长,区域经济比较发达,长江流域保护方面依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技术难度比较高、治理基础不牢固、监管机制有缺失等问题。

  为此,赵皖平建议应坚持问题导向,树牢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理念,以统一体系、多维数据、全面协同“三位一体”为原则,建设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长江干线全流域、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助力涉江保护从“多头管理”向“综合治理”全面转型。

  一是建立全要素生态体系,开展全维度保护。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围绕具体业务需求,整合执法力量,努力实现长江全流域、全方位的监管和预警,加快构建长江保护一体化的全要素生态网络监管体系。建设全维度长江保护数据库,打破数据孤岛,对汇集来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统一管理,对接现有水务、生态环境、港航、公安系统相关业务数据,全力构建长江保护数据资源中心库。构建长江监测网,通过物联感知系统串联成网,沿江布设视频监控点位、无人机空中监控、卫星高分影像对比,实现对长江岸线、自然保护区、企业、船舶等全维度监控。

  二是搭建智慧化综合管理平台,构建研判模型。接入采集数据,综合展示视频图像数据、在线监控数据,结合智能算法,自动识别违法行为,及时有效推送预警消息,实现非法捕鱼、非法采砂等执法任务的流转、调度和处置。推动长江大保护工作网格化、智能化治理,把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来推进,通过沿江科学布设视频监控点位,视频、雷达、无人机监控,卫星高分影像对比,将物联感知系统串联成网,实现水陆空天全领域监控。采用精准化的分析研判模型,通过数字识别、智能船只检测算,建立完善非法捕鱼、非法采砂数据模型,对可疑船只行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和研判,科学优化沿江执法基地、人员设备配比,完善工作标准体系。

  三是实行高位推动高标定责,落实建享并重。党政部门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推动,统一思想,明确思路,积极提供强大政治保障。主要部门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包保制,从算法开发到预警推送、协调调度拿出具体举措,定人定时定责。以“共建共享”“边建边用”为目标,把共同建设项目、共同享有资源贯穿于智慧长江平台建设全过程。以智慧长江平台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推广为抓手,加快推动基层数据的统一采集、汇聚和共享,促进涉江保护业务协同联动。

  四是完善高效运行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持续完善执法体制机制,拟定“接收预警+出警+执法+反馈”的闭环制度,形成综合联动的执法体系,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综合各涉江职能部门一线执法队伍的执法力量,为平台高效运行夯实基础。通过平台运行,运用智能化、智慧化手段,将长江巡查执法从人防向技防转变,采取科技手段,通过实时识别预警、雷达视频算法攻关等,有效提高执法效率。

2022-03-07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6293.html 1 赵皖平:运用数字化技术 开展长江保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