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争粉
凝聚战略科技力量,探索“揭榜挂帅”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把需要攻关的科研项目张榜,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在破解“卡脖子”难题过程中,“揭榜挂帅”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破解更多的“卡脖子”难题?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雁,众多高新区积极探索落实“揭榜挂帅”的方法路径,推动科技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业内专家表示,“揭榜挂帅”撕下创新主体“出身”的标签,瞄准真实横亘的现实难题,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实现一个解决方案,落地一个最优结果。“揭榜挂帅”选“帅”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让各路人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地选贤举能,解决最迫切的科研难题。
设好榜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为实施关键技术攻关,众多高新区行动起来实施“揭榜挂帅”制度。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
2021年1月21日,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岷山行动”计划,明确未来5年将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激发区域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发布了首批14个“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需求榜单。榜单涉及功率半导体、光电集成、太赫兹、细胞工程、工业互联网等多个新兴领域。成都高新区承诺,“揭榜”团队最高可获得1亿元产业扶持资金,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无支持上限。
首批榜单一经发出,便吸引了92个团队申报。这些团队主要来自德国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今年6月,成都高新区公布,首批榜单有6个项目成功入选。对于这些项目,成都高新区给予了资金支持约4.5亿元,平均扶持力度约7500万元,其中单个项目最高支持近1亿元。
2021年3月30日,西安高新区发布《西安高新区关于支持硬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科创九条”),其中提及,为攻克产业链高端环节的硬科技成果,促进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将实施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每年设立1亿元以上“揭榜挂帅”专项资金,推进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
根据“科创九条”,西安高新区将对经评审完成“揭榜挂帅”的项目择优给予奖励。同时,每年设立1亿元以上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对技术成果产业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并授予“产业伯乐”称号,对重大科研项目产业化给予配套支持。
2021年4月,《青岛高新区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实施方案》发布,坚持以需求牵引科技创新工作,突出市场化导向,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要素向有需求的企业集聚。6月1日,青岛高新区举行“揭榜挂帅”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正式启用青岛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线上对接平台。
此外,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发布2021年“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共计10项、总榜单金额约6000万元,主要涉及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能源、高端智能装备4个领域,诚邀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揭榜攻关,单个项目金额从50万-1800万元不等,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科技悬赏 攻克“卡脖子”技术
瞄准产业重大需求,朝着最迫切的问题去,是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关键。
人类有基因组,病原微生物也有基因组,摸清它们的基因编码就能快速厘清它们的身份,找出感染性疾病乃至新发传染性疾病的起因。在青岛高新区,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在病毒溯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1年年初,山东立菲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的“小型自动化病原微生物核酸建库仪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入围“2021-2022年青岛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专项拟支持项目”。该项目首次将数字微流控芯片与自动化核酸建库设备进行一体化研发,通过新型材料、芯片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将病原微生物在不到便签纸大小的芯片上同时实现高通量、自动化建库,最终实现临床感染样本,尤其是复杂感染样本内各类病原体的快速灵敏性检出。自动化病原微生物核酸建库仪的开发,给临床病原微生物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将确定未知病原微生物完整序列时间大幅缩短,为后续疾病防控、临床治疗、药物研发争取了宝贵时间。
山东立菲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动化病原微生物核酸建库仪研发的“紧锣密鼓”,离不开青岛高新区科创部开展的“揭榜挂帅”,“揭榜挂帅”行动不但给了企业施展本领的舞台,还能从政府层面为企业对接耦合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首批参与“揭榜挂帅”试点的企业共10家,这10家企业共发出12个榜单,涵盖需要解决的各类技改难题近70项。榜单发布后,技能人才踊跃报名,竞相“揭榜”。
“我们列出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用微波高频超长电路板关键技术研究’等8项课题,每个项目都明码标价,在全公司招贤纳士。很快,8项课题全部被各创新小组或技能达人‘揭榜’领走。”博泰电子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8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已全面破解,为企业增加了16个发明专利,产生经济效益3500万元。
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第一时间举行研发项目“揭榜挂帅”仪式,列出了两个批次16项攻关项目。让企业负责人王春香意外的是,16个项目均当场全部‘揭榜’成功并签订项目责任书。“截至目前,已解决3个技术改进难题,掌握5个新品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克5个产品优化瓶颈,提高核酸提取效率25%,降低核酸样本可能出现误差率35%。未来定会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相关负责人说。
挂好帅 英雄不问出处
“揭榜”的主体,可以是机构、团队甚至个人,只要能解决问题,“英雄不问出处”,真正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成都高新区2021年1月启动“岷山行动”计划并发布首批14个需求榜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申报团队92个,其中包括18个院士领衔团队,最终首批6个项目成功入选。成都高新区将给予入选项目资金支持约4.5亿元,平均扶持力度约7500万元,其中单个项目最高支持近1亿元,支持力度空前。
“6个脱颖而出的‘揭榜’项目,均由业界核心领军人物发起、有顶尖创新平台作为支撑,能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并且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前景。”成都高新区科技人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与我们发榜时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
比如,成都岷山氢能及碳中和技术研究院由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电网欧洲研究院院长雷宪章牵头,依托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碳中和发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上下游技术,突破平板型高温电堆、热管理相变流体材料、有机液态储氢技术、高压氢罐瓶口阀技术等瓶颈。
成都岷山综合定位导航授时技术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原主任郭际研究员牵头,突破综合定位导航授时平台、多功能异构信号融合、多模定位导航授时数字芯片设计技术等瓶颈,打造综合定位导航授时系统及解决方案,提供融合授时、融合定位、融合通信、融合感知四大终端与应用的“1+4”产品体系,实现更加泛在和智能的导航与位置服务。
位于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的中科松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正计划研发生产氟硅烷类材料,目前该项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日本的厂商手中,十分容易被‘卡脖子’。”
公司董事长鹿立松坦言,要想保障供货稳定和公司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企业自身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幸运的是,去年,合肥市主动作为,广泛寻访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探索实施“揭榜挂帅”,帮助中科松为公司通过“英雄帖”寻找“出征挂帅”的“揭榜者”。
“‘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我国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表示,当前,在科技创新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核心支撑的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探索“揭榜挂帅”的科研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具有特殊的改革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