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
第A6版:园区热点

省级“大考”发榜!厦门火炬高新区综合发展水平居榜首

  ▶ 郭伟 刘清

  近日,福建省商务厅发布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纳入考评的福建省97家开发区中,厦门火炬高新区获评综合发展水平榜首,并在分指标中,囊括发展规模、土地集约、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实际利用外资等五项第一。这也是厦门火炬高新区连续第六年在福建全省开发区“大考”中获得第一。

  今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捷报频传:综合排名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十六位;电子信息(光电显示)产业连续两年获评最高等级的“五星级”;“双创”工作第三次获国务院办公厅表扬激励。亮丽的成绩单,既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厚积薄发的实力展现,也为园区在新的赶考之路跻身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梯队”蓄足了底气。

  作为国家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良性互动。今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搭建“火炬大学堂”产业赋能平台,成立我国第一所高新区平台型产业非学历教育机构,打造引才聚智新高地;出台“火炬专精特新10条”,从支持企业实施技改、鼓励研发创新、空间载体保障、人才住房保障等方面,为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精准扶持。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厦门火炬高新区突出招大引强、强链补链,强化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大项目、好项目早日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厦门时代新能源项目顺利落地,新引进南京高光、恒美等先进制造业强链补链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国内最大的柔性AMOLED单体厂房——天马显示科技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已进入投产准备阶段;中航锂电厦门二期项目主厂房封顶;海辰新能源公司锂电智能制造生产线已正式投产。

  面对疫情影响,厦门火炬高新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企业)办实事”专项活动,深入企业、靠前服务,用足用好政策“组合拳”,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新整合提升的产业政策中,26条条款全部支持线上受理,半数条款采用“免申报”兑现方式。厦门火炬高新区还依托园区产业联合会,搭建供应链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帮助企业找到潜在的上下游企业,巩固并强化园区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把握“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机遇,厦门火炬高新区聚焦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领域打造一批“金砖”特色载体,布局产业合作平台,引导企业拓展金砖国家市场,推动成立厦门市“金砖”人才创业基地,深化人才交流互动,扩大开放合作。

  在此基础上,今年1-9月,厦门火炬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3%。新增落地项目1246个,总投资1175.28亿元。落地高能级项目35个,总投资274.7亿元。内资实际到资186.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96亿元。

2021-11-15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4942.html 1 省级“大考”发榜!厦门火炬高新区综合发展水平居榜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