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8日
第A13版:高新产业

上半年营收规模近2465亿!同比增长152%

医药健康产业成北京创新发展 “发动机”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2021年上半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全部企业营业收入达2464.6亿元,同比增长152%。北京将力争通过3年推动,到2023年实现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在10月13日举行的第24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先用一组数据表明,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实现了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自2018年北京深入实施《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来,北京涌现出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加科思、华辉安健等一批高成长活力的创新药企业,以及王晓东、谢晓亮、邵峰、刘河生、张林琦等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创办的企业,引进了腾盛博药、联影、百放等潜力创新企业。尤其是在抗疫科研攻关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北京市疫苗和中和抗体从技术创新到研制速度均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两项灭活疫苗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累计向全球供应疫苗34亿剂,国内第一款附条件上市疫苗和紧急使用疫苗全部来自北京;5个团队中和抗体项目获批临床;10个诊断试剂和设备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实现核酸、抗体、抗原全覆盖。

  2018年至今,北京新增27家医药上市企业,累计达到61家。创新成果不断产出,北京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有7个,获批上市的AI三类医疗器械产品7个,约占全国一半,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医药健康产业已逐渐成为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坚实支撑。

  在北京,从南到北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已然形成。在北部海淀区、昌平区,正加强对前沿创新项目的转化服务和专业孵化器建设;南部经开区、大兴区则重点加强对产业空间的优先保障,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积极承接北部及全球科技创新成果落地。

  许强表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将力争通过3年推动,到2023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新增可上市工业用地不少于3000亩;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力争在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引进多层次创新人才不少于1万人。同时,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交上市申请预计达到90个;新增上市企业25家;建设1到2家国际一流水准的研究型医院。

2021-10-18 上半年营收规模近2465亿!同比增长152%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4537.html 1 医药健康产业成北京创新发展 “发动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