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戈清平) 重构特色鲜明的羊绒产业龙头,竭力推进羊绒产业风险化解,精准对接引进江浙地区优质关联项目和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化解荣昌绒业、嘉源绒业债务危机,积极推进雪源绒业等停产企业恢复生产……今年以来,银川高新区通过龙头引领、集群协调发展,强化产业链价值再分配等措施,引进优质资源,整合“弱、乱、病、散、僵”企业,彻底解决企业整体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再生资源产业规范整治。银川高新区做好再生资源产业版块现有闲置土地的清理整顿,摸清底数、分类梳理,制定出具体的推进计划。同时,对现有以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两年内没有投资新建项目的,及时予以清理,盘活土地资源。
严格执行项目责任包抓推进措施。按照“投产项目抓达效、在建项目抓进度、对接项目抓开工”工作思路,严格落实好“三基本”和“三个一线”工作机制,细化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计划,明确项目推进内容和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着力优化发展营商环境。全面落实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制度,整合各类资源,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开辟绿色通道,一对一动态跟踪,一条龙专业服务,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加快项目审核速度,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保障项目建设零障碍、快推进。
聚焦产业精准招商。围绕现代羊绒纺织、再生资源、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认真研究发达产业转移趋势和动态,梳理一批有投资意愿、与产业契合度高的企业,“一对一”开展跟踪对接,力争年内引进5-8个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强化以商招商,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商招”效应;同时结合园区改革创新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绩效化考核,构建新型招商模式,打造银川高新区招商的主体和核心,力求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