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誉嘉
重点园区是投资政策的重要承载地。今年以来,海口高新区各地客商纷纷到访,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基础日益牢固,园区发展势头强劲……
海口高新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动力是什么?
海口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牢固树立招商引资生命线意识,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等相关政策优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招商,着力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强化以商招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此基础上,一批体量大、产业层次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相继落户于此,并不断推动海口高新区发展迈向高质量。
聚焦招大引强
夯实基础与培育动力并进
今年上半年,海口高新区引进多个涉及医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项目,其中包括治疗灰指甲的“亮甲”生产企业乐泰集团、连花清瘟生产企业以岭药业、知名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运营商海凭医疗、自主品牌智能电表出口商海兴电力、创业板上市企业苏州斯莱克,以及海南自贸港首个国际数据交互试点——中国电信国际数据中心项目……
随着一个个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产出效益好的重大项目落户,海口高新区进一步夯实了经济“行稳”的坚实基础,培育经济“致远”的增长动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口高新区在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各方面下大力气。像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乐泰集团、湖南海凭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都是我们根据产业导向,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进来的。”海口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柯法业介绍,园区还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企业以及标志性企业,引进一批大企业、好项目落户园区,为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湖南海凭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广征表示,企业能够快速落户海口,离不开海口高新区专业、高效、热情的服务。“我们计划在海口投资建设一个与国际医械企业接轨、与世界医疗科技同行的海凭国际·海口医疗器械产业园。该产业园计划建设三期项目,其中一期项目落户在海口高新区美安生态科技新城,占地60亩,计划投资10亿元。”
聚焦产业集群
做精做强做大主导产业
近日,在海口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的乐泰(海南)医药生产基地项目施工现场,轰鸣的机械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忙碌着。战晴天抢雨天,赶白天加夜班,是这片工地的常态。
“我们每天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人们进行查验健康码和测量体温,并对他们逐一建立健康档案,档案每天都在动态更新。”乐泰(海南)医药生产基地项目报建专员黄化泽说。
“由于我们的项目是第一次进驻海口,存在许多不熟悉、不适应的环节和领域。得益于园区配备的‘企业秘书’,积极告知我们可以为企业提供的协助事项,让我们开展工作能够事半功倍。”黄化泽介绍,项目建设要快,水、电必须先行。该项目建设初期,在“企业秘书”帮忙跑腿协调下,3天内就办理完成用水用电的手续和审批,并在不久后实现了电通水畅。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基坑支护及基坑垫层施工,共有66名工人奋战在工地一线。项目预计于2022年1月30日进入设备调试、试运行阶段。
“落户以后,我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海口高新区在各项手续办理中的高效快捷、服务热情,节约了企业时间,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工程项目管理负责人刘海涌说。华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华熙生物海口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项目一期主要建设医疗器械产品车间、仓库等。
“我们希望更多惠及企业的海南自贸港相关政策尽快落地,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刘海涌说,下一步,华熙生物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以高质量高标准打造标杆示范产业园,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落地,积极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布局,带动海南自贸港医美产业发展。
聚焦要素保障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撑
如何让客商愿意来、留得住,并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7月,海口高新区发布的《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半年度评估结果显示,海口高新区营商环境市场满意度较2020年总体提高5.7%,企业纷纷点赞“临时用地审批改革”等多项创新亮点,园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据了解,为对标一流营商环境,2020年下半年开始,海口高新区委托国际权威第三方专业机构普华永道,以提高对国内外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服务力、贡献力为导向,结合海南自贸港特色及园区企业实际需求,研究设计《指标体系》,并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评估,促进园区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在创新创业服务上,海口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海口高新区创业孵化中心、阳光众创梦工厂和海南聚能科技创新研究院三大特色载体,并链接国际市场、建设离岸孵化基地,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其中,海口高新区创业孵化中心于近日被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海南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在一批又一批高端制造、医疗器械等项目相继落地背后,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招商引资集聚澎湃动能,正推动海口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