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琴 特约通讯员 夏燕燕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推动解决群众关切问题。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苏州高新区党工委高度重视、全面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委、苏州市委相关部署要求,整体推进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苏州高新区在中心组学习计划中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组建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计划开展区宣讲团宣讲22场,已全部完成,基层团宣讲260场,目前已开展191场,累计受众群众达10万余人。征集各版块各部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177项,公布了20个区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新闻稿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苏州日报》等市级以上媒体(含新媒体)累计发表1103篇,发稿量位列苏州市第一,有效发挥了宣传工作主阵地的作用。
创新学习形式
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苏州高新区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分层分级抓紧抓实各项工作,迅速、有序、高质量推进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全面展开。在专题学习中汲取信仰之力,把稳思想之舵。抓好中心组,在中心组学习计划中突出党史学习教育。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苏州高新区党工委推进原原本本学,迅速配发指定学习材料,学好用好党史学习教育“1+4”材料。目前,高新区已完成4本指定学习材料征订11万余册,配发全区所有党员。
同时,苏州高新区注重挖掘红色资源,在苏州市“重温百年历程 打造‘最美窗口’”党史学习教育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线路中,高新区中国刺绣艺术馆主题展、夜袭浒墅关纪念碑、狮山街道党建基地等入选,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实境基地和生动载体,高新区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引导党员干部赓续精神血脉,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沉浸式互动体验。
此外,苏州高新区还坚持数字科技赋能,依托中科院地理所研发的“看地图学党史”掌上学习平台,融合地图和党史知识两大元素,用地图思维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就,彰显党史的时间轴和空间感,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趣味性。还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群众,枫桥街道创新开设党史宣讲“半晌讲台”品牌,集结社区党员、老战斗英雄组成宣讲团,拿出“半晌时间”、给出“半晌场地”,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入人心,被新华社专题报道,省市媒体争相转载。
直达基层、贴近群众
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在专题宣讲中汲取党性之力,传递初心薪火,苏州高新区组织开展主题宣讲。在苏州市宣讲团在高新区宣讲的同时,高新区组建由12名领导干部、社科专家组成的高新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各板块也参照组建起共约200人宣讲团,深入全区开展宣讲。开展“双百讲党史”活动,发动党员教师和学生组成“百人党史宣讲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校、深入班级。此外,苏州高新区还广泛开展社会宣讲,创新形式拓展渠道,让党史学习教育直达基层、贴近群众。
在实践活动中汲取民生之力,勇担服务使命。苏州高新区学教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征集,目前已征集各板块各部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事项目177项。按实践活动指南分类,其中,贯彻新发展理念14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9项,保障和改善民生104项,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17项,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33项。
在社会宣教中汲取创新之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区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委和文体集团等单位,围绕青少年党史教育,策划开展高新区“童心向党”系列活动,使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更具生动性、青春味。
目前,苏州高新区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各异的活动被重要媒体报道转载,已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苏州日报》等市级以上媒体(含新媒体)发表稿件1103篇,其中国家级媒体平台120篇,省级媒体平台520篇,市级媒体平台463篇,有效发挥了宣传工作主流、主阵地、主“喉舌”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教育全面深入展开。
为督促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苏州高新区工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决定派出3个区工委巡回指导组、委托区教育工委、区国资委派出4个指导组,对全区党史学习教育进行督促指导。
针对下一阶段工作,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工)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奚红表示,要突出深学细悟,让理论学习有滋有味;要突出担当作为,让便民实事有质有量;要突出目标重点,让宣传教育有声有色;要突出精准发力,让督促指导有序有效。
“各地各单位要清醒认识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今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相关人员要做好本项工作,不断汇聚起推动‘两区一前列’建设的强大自信和磅礴力量。”朱奚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