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7日
第A12版:创业英雄

吴南海:给港口起重机 装上“智慧之眼”

  ▶ 管轩  本报记者  戈清平

  当前,正在建设的以色列海法新港是“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标志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以色列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在这一重要港口的自动化项目中,闪耀着厦门元素——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博大视野(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为项目的8台自动化岸桥设计了港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截至去年10月中旬,该项目岸桥等设备已全部完成发运,待设备调试、交付后将助力码头自动化建设。

  博大视野总经理吴南海将上述系统比喻成“坚固而智慧的眼睛”。“不但硬件能够满足港口恶劣环境要求,而且更集视觉AI算法、远程驾驶技术、设备管理于一身,使港口起重作业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吴南海介绍,该系统基于“户外重工业摄像头+ADAS”理念打造,在业内尚属首创。

  这一人工智能项目也引起投资人的关注,并入选“2020厦门火炬创业成长营”。

  从安全角度

  切入智慧港口领域

  在选择创业前,吴南海在欧洲起重机巨头荷兰Huisman工作。当时,公司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他触动很大,这也对他日后的创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南海开始切入起重机安全市场这一赛道。当时他就希望引进欧洲企业先进的安全理念,在起重机安全作业领域加大安全力度,减少生产作业的事故。

  此后,吴南海将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起重机、塔吊、叉车、卡车各种业务均有涉及。2018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吴南海决定抓住智慧港口的发展机遇,对公司业务做减法,全身心投入到智慧港口细分领域的“垂钓”中。

  为解决港口流机(堆高机/正面吊)安全问题,吴南海团队通过深入调研后注意到,传统的流机为确保安全多采用雷达探测,但其结果并不精确——物体在车辆周围出现系统都会报警,提示声过频容易使司机麻木,反而无法实现安全驾驶。

  针对港口流机这一“痛点”,博大视野研发人员打造了流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前端采用国际领先品牌的摄像头,后端集成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形识别算法技术,使流机作业不仅实现了360度环形监测,更能对人形精准识别预警。

  博大视野的流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很快打开了市场,目前上海港集团、新加坡港务局等都已应用这一系统。

  量身打造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初尝硕果后,博大视野乘势而上,历时半年为港口重型起重设备量身打造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好比给岸桥等起重设备装上了灵活的“眼睛”,能低延时、高稳定地“看到”岸桥周边的运行状况,协助司机完成精准抓箱,并具有人员接近预警、集卡定位等功能,提升港口作业效率。

  吴南海为系统取名“BroADAS”。相较传统的辅助驾驶系统,BroADAS具有用于采集和分析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的传感器,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进而支持相应的驾驶任务。

  据吴南海介绍,BroADAS系统是目前港口行业中唯一以ADAS理念打造的智慧港口远程监控系统,未来很多与视觉有关的系统都可以集成到BroADAS系统。

  吴南海的设想是打造“会思考的眼睛”。“我们的‘眼睛’已可以实现自主‘识别人’、‘追踪’物体和向左向右看,我们正在做进一步研究,让‘眼睛’会思考,甚至会自己找到集装箱的锁孔。”吴南海表示:“如果实现这一功能,全球8亿个标准集装箱的32亿次起吊过程,可以节约320亿秒,不但能提高效率,也能降低燃油尾气排放。”

2021-06-07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2892.html 1 吴南海:给港口起重机 装上“智慧之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