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通讯员 夏燕燕
近日,《苏州高新区人才、人力资源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计划》提出,到2023年,苏州高新区将新增各类人才10万名。引进创新型科技企业5000家,创投机构投资区内人才项目500个,建设创新创业载体200万平方米,筹集各类人才公寓2万套。集聚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80家,新增从业人员2000名,行业营业收入总量达到150亿元。
《计划》同时明确,园区将着力解决人才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父母养老等现实问题,免除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为“两区一前列”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人力资源保障。
“一直以来,苏州高新区持续推动创新创业生态优化,为创业的梦想点亮前行的明灯,倾力打造平台吸引人才,聚力政策落实激励人才,全力优化环境留住人才,打造‘创业者乐园 创新者天堂 创投者沃土’。”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苏州市虎丘区委书记方文浜表示。
实施“八大工程”
助力引才聚才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赵成龙,2019年4月被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担任公司研究院院长。短短2年时间,他就申请了11项发明专利,并获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称号。“苏州高新区及时给予的100万元资金保障,让整个项目进展非常顺利。”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累计集聚各类人才2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6万人,拥有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近1700人次;园区人才企业年产值超300亿元,连续三年被授予“苏州市人才科技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计划》中明确,苏州高新区将聚焦像赵成龙一样的重点人才,实施科技领军人才提质工程、产业紧缺人才倍增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青年人才青苗工程等“八大工程。”其中,在科技领军人才提质工程方面,未来三年,园区将在全球范围内更大力度引进1000个科技领军人才(团队),且全面实行人才举荐制和人才认定制,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举荐专家推荐人才、“智汇苏高新”人才路演获奖者和投资机构引进落户的优秀创业人才开通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可直接立项为区科技领军人才。
对于青年人才青苗工程,苏州高新区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来区创业,未来三年新成立大学生创业企业1000家以上。积极打造大学生实习就业首选地,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可来区办理先落户后就业,加大政策普惠力度,提升实习就业补贴资金,优化生活补贴政策,吸引青年人才到苏州高新区工作落户,进一步做强做优青年人才底盘。
做强人力资源产业
助力用工就业
“园区人社部门打造的引才平台简历库很丰富,在线咨询、在线面试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日常招聘工作,已为公司成功招聘了30人。” 苏州高新区内企业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曾静表示。
曾静口中所说的平台,即苏州高新区人社局和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合作打造的“就在苏州 乐享高新”线上引才平台,可实现海外引才、校园引才、社会引才三位一体。
统计显示,上线半年以来,该平台已有企业注册用户100余家,累计发布职位数3000余个,平台共收取简历108553份,其中博士简历276份,硕士简历11840份,本科简历53267份,本科及以上占比60.23%。
据悉,除做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外,苏州高新区还采取集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优化企业用工综合环境等多种举措助力用工就业。在集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方面,未来三年,园区将集聚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80家,新增从业人员2000人,行业营业总收入达150亿元。
在优化企业用工综合环境方面,苏州高新区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到2023年底,园区培育各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数占单独已建工会且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的比例达85%以上。
优化人才生态体系
助力人才安居乐业
“非常感谢园区的人才政策,让我可以更好地在这儿安居乐业。”园区内企业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刘恒说,根据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在办理房贷时本应享受45万元的个人贷款,但因其获得了“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称号,享受到了90万元的个人贷款。“我粗略地算了下,这笔贷款,28年的公积金贷款与同样的纯商业贷款相比,可以帮我节省30万元的利息。”刘恒说。
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公积金中心虎丘分中心已为包括刘恒在内的33名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贷款3400多万元。“根据苏州高新区的人才政策和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在苏州高新区人才办和苏州市人才办目录里的高层次人才,符合相关规定后,住房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可放宽到最高限额的1.5-4倍。”苏州市公积金中心虎丘分中心负责人表示。
为让人才在苏州高新区发展如鱼得水,《计划》中明确,苏州高新区将不断健全人才服务机构。全新打造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创业企业审批服务“进一扇门、找一个部门”, 构建一套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个高度融合的企业服务办事大厅,优化“一网通办”企业服务云线上平台,统筹一批高质量的企业培训和服务活动。
同时,全面实施人才乐居工程,未来三年筹集各类人才公寓2万套,新增2万个集宿床位。积极构建园区统一的人才住房管理运营平台,持续完善人才优租房、优购房、购房直通车等政策。着力解决人才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父母养老等现实问题,免除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不断推出人才医疗保健、品质生活等专属服务,提高人才服务便捷度和满意度。建设苏州高新区外国人服务中心,建立境外人才工作、居留和出入境绿色通道,为境外人才在高新区创新创业提供最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