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戈清平
过去十多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大力扶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突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苏州博创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昌琳就是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不断成长壮大的典型代表,目前她创办的公司已成为昆山高新区乃至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明星企业。她说,受益这个时代的各种利好,她是幸运的,她将不断淬炼自己所学,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位教书匠的科研情怀
1987年,吴昌琳从四川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江西一所大学任教。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吴昌琳与丈夫共同研发的一生物医药项目得到了一家制药厂的青睐。
后来,为了使这个项目能够实现产业化,吴昌琳来到上海,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于1994年顺利通过国家食药局审批,取得了药品生产批准文号。
随后几年,吴昌琳继续攻读硕士、博士,不断提升生物医药的理论基础和自身科研能力。
2001年,吴昌琳和她的丈夫在华东师范大学华大集团的支持下,将研发的新型蛋白封闭剂产业化。该款产品适用于临床各外科手术,用于止血、黏合受损组织及促进伤口修复。2003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并成功产业化。目前,该产品已经成为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品牌产品。
从一名教书匠到一名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的开拓者,吴昌琳的身份发生了转变,思想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新药及新型医疗器械在临床得到不断应用,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病患减轻病痛。”吴昌琳说。
打造核心技术和平台
2009年,吴昌琳在昆山成立苏州博创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入驻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像大多数创业公司一样,吴昌琳刚开始几年也是充满艰辛。
“创业初期,即便下班了,我们仍然需要留在实验室,讨论实验方案、分享文献观点。在节假日,仍需要穿着白大褂穿梭于瓶子和显微镜的实验室之间。”吴昌琳说。
从学者到公司管理者,吴昌琳遇到了各种不同的新问题。“幸好,在昆山市政府和昆山高新区管委会的关心支持下,2014年企业顺利建成了450多平方米的符合GLP要求的研发实验室和1200平方米符合GMP要求的中试及生产洁净厂房,采购配备了与研发、中试及生产要求相适应的仪器和生产设备,2020年,企业获得了昆山市政府的重点支持,50亩土地上规划的研发中心及Ⅰ类新药、Ⅱ类新药和Ⅲ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正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中。
随后,吴昌琳带领着一支由国内外博士教授领衔的研发团队,经过几年摸爬滚打,陆续打造了三大技术平台:再生医学与新材料医疗器械技术平台(高端Ⅲ类器械)、药械结合的载药创新制剂技术平台(新药Ⅱ类)、基因治疗药物技术平台(Ⅰ类新药)。
据悉,目前三大技术平台共申请专利33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已授权发明专利10件;PCT专利2件;产品注册商标12件。三大平台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博创同康围绕着组织修复、人造器官、医疗器械和精准医疗等方面潜心研究,已成为一个集生物医疗产品研发、生产及营销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平台。
为振兴民族医药贡献绵薄之力
创业过程中,吴昌琳把部分时间花在了项目进度管控方面,用她的话说,就是患者在和时间赛跑的同时,药企也在与时间赛跑,需要时刻紧盯项目进度,不能有半点松懈,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新药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
德勤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一个新药的平均开发周期为14年,而博创同康成立12年来,目前高端Ⅲ类器械研发品种10个,Ⅱ类新药研发品种3个,Ⅰ类新药研发品种4个,企业产品管线丰富,每年将不断有新的品种进入临床和量产上市。未来,企业立足项目产品自主创新,在短、中、长期创新产品产业化规划基础上集药和器械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基于企业的三大技术平台,博创同康正全力整合资源,积极融资、组建各个科研项目团队,推进项目产品的研发注册与上市营销。同时,企业刚刚完成了A+过渡轮融资,用于新品种中试车间建设及新品种上市启动等方面,吴昌琳又在筹划新品种的临床和企业新一轮的融资,为登陆科创板做好充足准备。“上市,意味着企业更规范、稳定的发展,也能够给国家创造更多税收,为社会做更多贡献,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福音。”吴昌琳说。
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的加速发展,对促进昆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昆山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园区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运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大战略部署,促使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端要素加速集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博创同康作为医药行业的新生力量,处在我国创新药最好的时代,肩负着为我国创新药企业赋能的重任,希望博创同康立足昆山,放眼世界,成为昆山乃至我国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一个明星企业。
“做放心药、良心药,振兴民族医药,已成为博创同康每一位员工的梦想,正是因为这个梦想,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降低新药研发生产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不忘初心,让更多的新药早日进入市场造福患者。”吴昌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