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琴
布科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东泉是布科思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一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21年一个冬日的下午,他和记者讲述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和创业故事。
病痛中坚持创业
时间退回到20多年前,从小就热爱运动的张东泉,擅长滑雪、桌球等运动,高中时期,他还成为射击运动国家三级运动员。
1997年,张东泉大学毕业工作不久,便隐约感受到了晨起后身体的异样。“腰背非常不舒服,很久都缓不过来。”张东泉说,去医院诊治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患上了无法治愈的强直性脊柱炎。
2000年,张东泉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中国科学院。也是这一年,已经被强直性脊柱炎缠上的他发现,自己的脖子开始不能灵活扭动,紧接着感觉肩膀僵硬。但因为病情发展缓慢,起初张东泉并没有特别在意,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事业上。
对于现在所做的事情,用张东泉的话说就是“渊源很久了”。
在中科院工作时,他做的是语音识别、语音交互等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工作。
2006年年底,张东泉离开中科院,与几位亦师亦友的朋友一起创业。凭借技术经验的互补配合,他们做过可语音对话的玩具、蓝牙车载导航、图像识别、自动象棋机器人等产品。
2012年,市面上陆续出现一些可自主移动的机器人产品,已在人工智能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张东泉和伙伴们敏锐地察觉到,智能机器人未来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那个时期的机器人更多的是类似人形一样的产品,比如这些机器人的眼睛会动,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那到底这一类产品应该怎么做?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其实还是很模糊的。”张东泉说。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14年,张东泉与另外两位合伙人成立了布科思科技,致力研发一种“为机器人定位、不再让机器人迷路”的自主定位导航技术。
“这项技术是机器人整体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让机器人在商场、医院、候机楼等大型场景中不会迷失。简单地说,就是让机器人知道‘我在哪,我去哪,我怎么去’。”张东泉说。
张东泉觉得这一次创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信心。技术的积累、机器人市场大环境的到来加上团队的互补和谐,一切仿佛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切让张东泉感到兴奋。但身体的疼痛总在提醒着他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随着工作任务加重,张东泉时不时需要出差,后来他的手臂开始麻木。慢慢地,他的腰背僵直,髋关节、膝关节、脚踝关节逐渐一一病变。
直到2016年年初,张东泉已无法行走,被迫坐上了轮椅。现在他的腿部包括股骨头、膝关节、脚踝关节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脊柱完全强直,上肢仅能在一定范围内摆动,脖子无法转动,甚至嘴巴也只能张到一定的幅度,吃东西只能进食小块软质食物。
谈到病情,张东泉淡然一笑:“我都习惯了。”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布科思办公区域有多个会不停走动的白色小机器人。“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在办公室之间传送文件用的机器人。”张东泉介绍说,目前布科思已研发出雾化消毒机器人、室内递送机器人、室内轻搬运机器人三大类产品。
创业的路上如履薄冰,但在张东泉看来,这就是创业的魅力。他也时常感动于自己有那么一群志同道合又不离不弃的创业伙伴。“创业过程中,我们也会焦虑和彷徨,但在不断遇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共同成长。”张东泉说。
创业的苦只有创业者懂,但对与病魔抗争多年的张东泉来说,创业是苦,更是乐。
“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过不了的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坚持做好每件事情,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张东泉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他更把个人比喻是木桶里的木板,木板越长,木桶就能越高;木板越多,木桶的容量就能越大。
笑对人生路
一边是病痛,一边是创业。张东泉始终像个坚毅的“战士”,永不低头,永不服输。
负责公司运营的张东泉,每天要协调处理各种事物,产品用户调研、团队建设、新同事的培养。此外,他还承担起公司文化建设工作,希望用实际行动给年轻的同事带来精神上的鼓励。
现在,张东泉每隔8小时需要服用一颗止痛药,否则工作、甚至单纯的休息也无法维持。然而,他却始终坚持着对事业的热爱,每天上午去医院治疗,下午到公司处理各种事物,一周工作6天,已成为他的常态。就在接受采访的间隙,他还在电话中协调解决各种产品问题。
谈到公司的产品时,张东泉再次露出笑容。“前不久河北石家庄突发疫情,我们研发的50多台智能消毒机器人在石家庄高新区、藁城区及各大医院环境消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到这里,他一脸自豪,目前该款智能消毒机器人已在多地高铁站及医院等公共场所应用。
对于布科思的未来,张东泉充满信心。对他自己的未来,张东泉又如何去面对?
张东泉说,他的同事就好像是他的兄弟,他们经常对他说:“就算是你有一天动不了了,我们也会把你抬来的。”但张东泉自己始终有着紧迫感,因为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失去一种基本的行动能力。他希望趁着自己还能动的时候,尽量多地去做事。
“人就没有受不了的苦。因为当我习惯了这种疼,习惯到我已经不记得不疼是什么感觉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未来的生活应该做些什么。我很庆幸的是我有我的工作,我有我的这些伙伴,我有我想做的事。”张东泉说。
张东泉最大的希望是布科思的技术终有一日可以帮助到像自己这样行动不便的群体,应用到助老助残的产品中。
“不管我能不能等到这个技术应用实现,有我们的团队在,我知道我们一定能做出来。只要未来有一天,人们知道这个技术、这个东西,是我参与做过的,我已经很幸福了。”张东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