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5日
第A2版:要闻

“十四五”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争取达8%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两会“部长通道”上回应热点——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 本报记者 张伟

  基础研究领域如何继续加强着力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完善区域创新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3月8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时,一一划出了重点。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是源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基础创新能力必须过硬。”回顾“十三五”时期基础研究获得的成绩,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一方面,基础创新比重和位置越来越重要,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更加合理,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干细胞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从国家投入看,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长70%,基础研究投入翻了一倍。2019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中的比重首次超过6%,2020年预计达到6.16%。

  另一方面,在基础研究上也更加注重项目选题,使真正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被列入研究重点。基础研究能力和队伍在不断提升,社会基础研究的科研环境在不断优化,科技手段也不断进步。

  如何继续提升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能力?王志刚说,下一步,要把基础研究摆在国家科技全局更加重要的位置。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更加科学优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让基础研究能成系统布局、成体系推进;要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争取在“十四五”时期让基础研究投入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8%左右;更加强调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更加鼓励青年人员投身基础研究;要建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平台。

  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王志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成果,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同时,一些改革举措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形成评价方法。但科技改革中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科技部也会在新一轮改革中不断深化、加以克服。

  王志刚进一步表示,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个重点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新型举国体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力量、科技任务组织者的作用;如何能够使产学研各主体发挥好各自作用,打造创新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如何推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揭榜挂帅”等改革更好地落地见效。

  同时,以科研评价为抓手,持续推进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包括给科研人员减负、营造良好生态、建设良好作风学风,以及如何能够使科研人员心无旁鹜,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共同形成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强大科技支撑。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区域创新、地方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谈到完善创新区域布局时,王志刚表示,前期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活动。要把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这三个地区作为重点,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同时,王志刚提出要持之以恒做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这方面工作,积极发挥21个国家自创区、169个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他提到,整个高新区内的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比例是50%左右,创造的GDP占全国的12%,人均劳动生产率是全社会的3倍,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1/3。

  王志刚表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国家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把北京、上海及其他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形成帮扶关系,用科技创新来促进欠发达地区更快更好的发展。例如,北京和贵州结成对子,推动了贵州大数据发展;上海和甘肃结对,推动甘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疆和中科院、深圳市结对获得发展等。

  “通过科技创新使差距更小,这样才能解决区域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王志刚说,在科技创新方面,对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不能够自然拉大距离,而是要通过工作缩小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此外,在基层科技方面,今后也要加大力度继续做好工作。王志刚表示,科技部专门出台在县一级基层推动科技创新的文件,科技创新应该从基层做起。

  “下一步,科技部会更加关注地方和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工作,给予更好的支持和服务。”王志刚说。

2021-03-15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两会“部长通道”上回应热点——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1842.html 1 “十四五”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争取达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