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
第A9版:关注

刘忠范:从体制机制改革出发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 本报记者  崔彩凤

  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都是被频频提及的热门词汇。如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也是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科技自立自强,首先要夯实根基,培育创新沃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刘忠范针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刘忠范介绍,目前我国存在创新资源碎片化倾向日趋严重问题。

  “很多地方热衷于建设创新机构,包括国家实验室、基础科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精尖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城、产业园、示范区等。”刘忠范表示,如果把每个实体创新平台比作一个“桩子”,各级政府部门都热衷于立自己的“桩子”,导致“桩子”林立,形成过度分散的碎片化创新资源。而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人才”,需要依附于一个或多个“桩子”,目的是抢资源和切蛋糕。

  “这种‘一女多嫁’的结果会付出巨大代价,同时频繁的竞争性申请、评比检查等活动耗费了大量宝贵的精力,而且让每个人变得极为功利,很难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做事,造成科技界浮躁的现实。”

  对此,刘忠范建议,一是成立独立于行政部门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解决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花样繁多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一拥而上”“病急乱投医”的混乱现状;二是分层布局,分类管理。明确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角色定位,避免过度的功能重叠,同时尽可能减少科技人员“一女多嫁”和“强者通吃”的问题;三是控制“增量”,激活“存量”,同时将“增量”与现有创新平台的改革重组相结合,解决创新平台过度碎片化问题。

  “卡脖子”技术是当前的网络热词,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们的“心病”,更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但‘卡脖子’技术并非纯粹的技术问题,其中隐藏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甚至文化问题。”刘忠范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卡脖子”技术是熬出来的,不是简单地用钱砸出来的,更不是群众运动式的突击出来的。“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卡脖子’技术,避免产生未来的‘卡脖子’技术,而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的割裂现实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必须直面的基本问题。”

  针对国企和民企的创新方向,刘忠范建议,制定国企/央企的研发投入红线,确保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对私企/民企研发投入的政策倾斜,让更多既有创新意愿,又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成长起来。另外要强化市场牵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补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缺口和短板,鼓励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解决现存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未来,我们应该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体制机制改革出发,不断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稳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将是‘十四五’乃至更长历史时期内的重大任务,也是化危为机的‘牛鼻子’。”刘忠范表示。

2021-03-08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1741.html 1 刘忠范:从体制机制改革出发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