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软件园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建设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发展战略部署,着力推动上海及长三角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辐射带动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以人工智能、5G技术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引领全球新经济蓬勃发展的爆发点,上海软件园正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区。
其中,张江人工智能岛是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人字形”布局的重点集聚区,也是上海(浦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应用示范区之一。目前,张江人工智能岛集聚了大量人工智能产业的先进技术、高科技产品及上下游顶尖公司,通过展现基础研发、商业应用、交流展示等全场景和沉浸式未来城市服务,为智慧城市基础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AI产品应用提供了“赛道”。此外,张江人工智能岛体验中心由AI+家居、AI+校园、AI+医疗、AI+金融、AI+制造、AI+园区六大体验区构成,聚集70余家企业、110多个展品展项,“5G+AI”技术在体验中心率先应用,落地智慧安防、智慧停车、智慧能源、智慧生态、智慧商业、智慧灌溉、智慧办公、智慧消防等场景,形成真正的“人工智能岛”。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立足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环节的创新发展,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发展。临港主城区布局了城市大脑,通过AI技术辅助城市治理,实现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巡查发现率提高到一分钟。在城市大脑的调度下,无人机在临港主城区启动自动巡查,配合地面1000多个摄像头、传感器,以及智能算法等技术,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城市大脑的高效运作下,智能派单的准确率提升至85%。此外,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网红海滩等,也利用城市大脑的交通态势感知和视觉智能引擎,打造了一套针对节假日的客流预判和实时预警系统,准确率达80%以上。这套系统也被写进了上海市AI赋能社区五年行动计划中。未来城市大脑还将覆盖临港其他地区,吸纳更多的政府平台数据。
漕河泾软件园着力打造5G产业集聚区。2019年,漕河泾软件园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就打造5G智慧园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园区运营管理与信息通信建设的融合发展,打造5G时代的“数字物业、智慧物业”,加速实现5G技术在园区运营管理和服务中的深度运用。双方探索楼宇信息化、楼宇节能、环境监测、智能停车、智能消防、远程医疗、高清视讯转播、无人驾驶、远程监控等智慧园区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漕河泾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和数字物业、智慧物业的升级迭代,为产业园区智慧运营及满足园区业户需求持续开拓新空间、创造新价值。
浦东金桥园着力打造5G产业高地。2019年初,上海浦东金桥提出以5G商用为契机,围绕“未来车、智能造、大视讯”等主导产业,打造5G产业高地的设想和规划。目前,浦东金桥5G产业生态园已吸引“四大对外开放平台”,即华为上海5G创新中心、上汽联创智能网联创新中心、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5G标准开放实验室,以及一批技术创新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为企业发展持续提供生态沃土。
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上海软件园积极响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上海市科委、上海科学院指导下,联合长三角地区10家国家级软件园,发起成立长三角软件园服务联盟。2019年6月,上海软件园依托长三角软件园服务联盟,主办了第一届长三角软件园协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从经济全球化、园区战略、产业投资、专业化服务平台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和剖析,探讨加强长三角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同时,上海软件园与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多家机构展开战略合作,推出管理云计算应用价值链的创新型平台——上海软件园云超市,并入驻上海市企业服务云以及上海科技创新券平台。上海软件园利用优质的云服务资源,帮助长三角地区特色产业园区企业在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实现创新升级。目前,已有近200家国内外优质云服务商入驻云超市,包括上海市软件与信息领域A股上市公司20余家、中国云计算百强企业30余家。据悉,云超市主要提供云SaaS应用、PaaS云平台、云基础设施等服务,已正式发布云服务产品100个,具体服务类别包括智慧城市云、OA协同办公云、金融云、工业云、IDC服务、区块链云服务、云安全HR人力资源云等。2019年通过走进上海软件园区成员单位、走进长三角软件园区、走进香港国际资讯科技博览会、对接上海市属国企、举办沙龙活动等形式,服务上海市大、中、小型企业1000余家,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2020年,上海软件园持续贯彻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战略部署,优化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商环境,助力5G、区块链、AI、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助推长三角区域打造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