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31日
第A3版:要闻

18家公司集体开市 创业板正式迈入注册制时代

  本报讯  (记者  李洋)  8月24日上午9时30分, 18家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集体开市交易,这标志着创业板正式迈入注册制时代。

  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上市的18家公司合计募资200.66亿元,半数公司募集资金超过10亿元。安克创新和锋尚文化实际募资金额居前,分别募资27.19亿元和24.87亿元。具体来看,共有11家公司实际募资金额超过计划募资金额。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继科创板之后,通过增量带动存量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举措,对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深交所坚守创业板定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实现更大担当作为。要坚持以创为先,不断改进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坚持从严监管,把好入口和出口两道关,促进优胜劣汰;坚持稳字当头,守住风险底线,确保各项改革开放措施平稳落地。

  根据新的交易规则,创业板企业首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第六个交易日开始涨跌幅限制为20%;存量创业板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由10%放宽至20%。

  开市交易首日,注册制下首批创业板新股“首秀”表现吸睛——18只股票集体大涨,其中10只个股股价收盘翻倍,并诞生6只百元股。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教授董登新认为,注册制改革的本意,就是要淡化行政干预,减少行政管制,强化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依法治市。归结起来就是提高市场上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与此同时,也有人担心个股的涨跌限制由10%放宽至20%,扩大了一倍之后是不是会带来市场的投机以及股价的波幅更加的放荡不羁。

  对此,董登新认为:“个股的涨跌幅扩大到20%之后,大机构和大庄家操纵股价的难度增大,会使得市场的交易效率更高,多空双边的博弈更充分,股价更均衡。”

  “而市场越包容,投资者会越谨慎,使得投资者交易行为更加理性,自我约束能力、风险意识越来越强,这就是我们注册制改革及配套交易规则改革的动机,或者是要达到的效果。” 董登新说。

  不仅如此,国盛证券认为,注册制全面落实后,创业板交易制度将全面对接科创板,涨跌幅限制放宽,预计有望小幅提升创业板交易流动性,但很难带来系统性的变化。

  安信证券认为,20%涨跌停板新规则能够进一步提升创业板股票的流动性,市场应该给予这些流动性一定的溢价,因此涨跌停板的扩张对创业板带来的更多是利好。

  “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和退市制度改革之后,市场会变得越来越有效率,越来越包容,交易的成本会越来越低。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会越来越强,尤其是自我约束能力,用脚投票的能力会大幅提升。” 董登新说,“一旦我们的市场形成了注册制改革和退市制度改革的市场预期,我们的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高科技企业,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将会大幅的增强。”

  中国股票市场曾长时间实行上市审批制。企业能不能上市,以什么价格上市,都要经过监管部门审批。审批制虽然可以起到过滤低质量企业的部分效果,但是副作用则更明显:上市门槛过高,很多优质企业很难拿到入场券;而一旦上市后,即使经营失败,也还可以坐享其成,通过卖壳大赚一笔。审批制给寻租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注册制正是为了革除这些弊端。易会满表示,“不干预”不等于放任自流,要坚持敬畏法治,依法依规办事,重视预期管理,这与日常监管并不矛盾。只有保持“零容忍”,才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减少管制、增强活力创造有利条件。必须突出“建制度”的主线,只有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才能更好区分日常监管和市场干预,也才能真正实现“零容忍”。

  此前,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答记者问时表示, 创业板改革充分借鉴科创板改革经验,全面优化并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2020-08-31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8727.html 1 18家公司集体开市 创业板正式迈入注册制时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