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0日,代表着渭南高新区最高专业技能竞赛水准的渭南首届“高新工匠”评选活动在渭南高新区渭南技师学院拉开帷幕。
当天下午,从渭南高新区内29家企业、学校脱颖而出的百余名一线技术精英分别进入各自专业赛场,紧紧围绕装备制造、增材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现场进行了钳工技术、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数控车、数控铣、电气装置、电子产品装配等六类工种的顶尖技艺切磋及竞技、比拼。
在热火朝天的比赛现场,当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后,参赛选手们迅速进入到比赛状态,亮出了自己的实招,尽情地展示着熟练的操作手法和精湛的技术水平。他们时而麻利地操作机械,时而凝神静气地计算数据、装配零件,一道道工序行云流水,一个个环节一气呵成,手眼配合默契流畅,选手们个个争先,紧锣密鼓地完成比赛内容,有时忙碌地连汗也顾不得擦。他们高超的操作能力、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前来观战的工友们赞叹不已。选手们也在竞赛中互相评价、总结经验、促进技艺提升,比赛现场呈现出紧张激烈而又不失活泼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本次评选活动以“工匠精神·匠心传承”为主题,是渭南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创新人才工作、多维度发掘和培养技能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对辖区技术工人技能水平的一次高质量检阅。旨在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推动工匠精神在渭水之南薪火相传,为加快建设渭南市制造业主阵地和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此次活动的举办,为渭南高新区重点产业的广大技能人才搭建了展示自我、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技能的良好平台,也为政企有效沟通交流架设了桥梁和纽带。充分激发了企业职工爱岗敬业、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全面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竞赛比技能、比质量,引导职工找不足、明差距,营造“晒比拼超”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的精神,激励更多技能人才更好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厚植工匠文化,争当“高新工匠”“大国工匠”,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该区追赶超越作出积极贡献。周微娟 孔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