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嘉
16年前,年仅19岁的徐维贵从老家湖南益阳市第一技工学校毕业之后,应聘到鸿准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工作。刚开始,徐维贵从事的是再普通不过的操作工,不同的是,他刻苦钻研技术、虚心请教师傅,学习和掌握了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很快就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2012年首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中,徐维贵喜获“状元”。时至今日,获得嘉奖那一刻的激动与兴奋,仍会时常浮现在他脑海里。“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入到工艺制程中去,满足产品的各种严苛的尺寸要求。”他常常这么说,无论从事哪项工作,工作在哪个岗位,只要勤于钻研,拥有过硬本领,就一定能够获得认可和尊重。
从简单到极致,从重复到创新,徐维贵克服了枯燥和乏味,成为数控铣加工高级技师。徐维贵清晰地记得:曾经有一次,他用了半年时间,攻克了众多模具行业无法加工的只有头发丝粗细的小槽加工技术,这也为他从单纯技术工人向高素质“蓝领”转型打下基础。此外,由他设计并参与的某项自动化改善项目,使得产品加工异常率由5%降至2%,加工效率提升180%,节省投入上百万元。
形成于思,业精于勤。2013年年年底,徐维贵从数控加工部调换到产品开发部,办公场所从一线车间转移到了产品研发楼,工作也从“模具开发”向“流程开发”转变。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所从事的工作不再是一个人的创新独行,而是要带领更多人参与研发工作,引领企业创新发展。得益于长期的实践操作,徐维贵带领团队申请了14件实用新型专利。
在同事眼里,徐维贵不仅是从车间里走出的技能大师,也是培养年轻人才的教导员。他编写的《探针与宏程序的使用》一书,是技术人员培训的专业教材;以其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数控铣加工培训的专业课堂,培养出300多名技能人才。
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不平凡的职责,诠释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一路走来,徐维贵深有感触地说,前方的路很长,就是要用“工匠精神”锻造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