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戈清平)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提出将加大对骚扰电话的整治力度。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在解读《通知》时表示,工信部高度重视严控骚扰电话,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18年以来,联合教育部、住建部、中国银保监会等12个部门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成效。但期间,利用95/96号码拨打骚扰电话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老百姓反映强烈,给治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呼叫中心企业守法意识淡薄,重利益轻责任,管理措施不到位,为商业营销企业拨打骚扰电话提供便利。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表示,此次整治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市场准入、码号管理、接入管理、经营行为管理和违规处置等五个关键环节,从严规范,力争短时间内有效遏制呼叫中心企业利用95/96号码拨打骚扰电话问题。
针对商业营销企业拨打骚扰电话的问题,工信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合力斩断骚扰电话利益链。
在针对呼叫中心企业强化信用约束方面,《通知》明确了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相关环节,明确加强准入管理,要求不允许提供商业营销类电话呼出服务。要求电信管理机构对申请企业进行实地查验,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
在加强码号管理方面,要求原则上呼叫中心电信业务接入号码只开通呼入功能。呼叫中心企业在开通业务前,须按规定如实备案电信业务接入号码接入的运营商、使用用途、呼入呼出开通情况等,不得擅自转让、出租等违规使用码号资源。
在加强接入管理方面,要求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前,核实必要信息并留存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提供接入服务,其中明确对提供商业营销类电话呼出服务的呼叫中心企业,不得提供接入服务。
另外,《通知》还明确,仅提供呼叫中心系统和座席出租服务的,也属经营呼叫中心业务;明确自用类型、人力外包、仅提供代为建设呼叫中心系统等技术服等,不属于经营呼叫中心业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