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1日
第A3版:热点

清远高新区:紧牵人才创新“牛鼻子” 做区域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梁素雅/摄

  ▶   钟敏华  曾燕芳  本报记者 李争粉

  提供购房补贴、提供金融支持、给予生活补助、技术技能人才扶持……4月30日发布的《清远高新区激励优秀青年人才创业就业试行办法》推出十项激励措施,并每年设立5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创业就业,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高地。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机的力量,青年人才更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清远高新区此次专门制定主要针对40周岁以下青年人才的人才政策,希望通过政策的激励与叠加,从市外吸引、留住、凝聚优秀青年人才,切实做大优秀青年人才的增量,释放创新活力,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清远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岐贤表示。

  做大做实人才增量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据了解,清远高新区此次人才政策激励对象是从清远市域以外、新来高新区就业创业的优秀青年人才,主要包括不超过30周岁的本科生,不超过35周岁的硕士研究生、副高专业技术人才,不超过40周岁的博士研究生、正高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等三类人群。

  激励措施包含提供购房补贴、提供金融支持、给予生活补助、技术技能人才扶持、鼓励学历教育、实施就业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支持自主创业、组织人才招聘、强化人才服务等十大项目。

  其中,在提供购房补贴方面,在清远高新区、清城区范围内购买首套住房的,按博士、硕士、本科区分,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2500元、2000元的购房补贴。

  在鼓励学历教育方面,对通过学历提升新取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后工作满一年的,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5万元、3万元补贴。

  此外,在支持自主创业方面,对来清远高新区创办企业且所创办企业符合在孵企业条件的,给予每月每平方米最高不超过20元补贴,补贴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

  “为切实做好此次人才政策的兑现工作,清远高新区每年设立5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周岐贤表示,人才政策的最大亮点是:精准、实在、接地气。该人才政策的出台,让一般的本科生也能切切实实享受到政策的普惠,能够吸引更多毕业生来清远就业创业,为清远留住人才。

  据记者了解,此次人才政策仅仅是清远高新区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晋级国家高新区以来,清远高新区积极加强人才载体建设,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工作,全力打好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组合拳”。

  清远高新区先后出台了《推动科技创新十六条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人才创业项目评审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构建人才创新全方位发展新格局;积极推动中山大学清远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和华工清远高新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等三大校地共建科技平台,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教资源,深化校地合作;牵头承办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四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市场与技术对接清远行等国家级双创活动,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建“区域工作站+企业分站”的“1+N”综合体人才创新模式;成功发布广东粤科清远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等3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4.55亿元。

  目前,清远高新区已获批8家省级博士工作站、5家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引进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近 27人;获批广东省扬帆计划团队3个,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工程3个,市级创新创业团队4个,市起航计划人才工程7个,获批市六类紧缺适用人才144人,集聚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200多人。

  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

  “‘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是清远高新区出台此次人才政策的指导思想,企业的需求,就是园区出台政策的最大动力。”周岐贤说,清远高新区人才政策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企业在人才引进留用中的“痛点”和“堵点”,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接地气、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关键的政策条款,通过购房补贴、生活补助等方式,降低企业员工生活成本,吸引人才留在清远。

  特别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清远高新区内不少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为支持企业抗击疫情,促进复工复产,2月份,清远高新区专门出台了《清远高新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疫情防控期间临时租住补贴暂行办法》,现已兑现政策补贴11.17万元,惠及务工人员82名。同时,出台了专项配套资金扶持政策,对申请并成功立项的2020年度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新冠肺炎防治技术和产品应急攻关”项目,按照市级财政扶持资金给予1:1配套支持,项目最高可获得市、区资助额度60万元。据了解,清远高新区接下来还将出台《清远高新区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计划投入25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降低用人成本、稳定劳动关系,减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

  人才促进产业,产业集聚人才。近年来,清远高新区主要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5+1”产业发展定位进行谋篇布局。尤其是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培养了豪美铝业、先导稀材、聚石化学等龙头企业,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细分领域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在新的产业布局方面,清远高新区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构建‘六大产业体系’,二是布局‘四大产业园区’。”周岐贤说,接下来,清远高新区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通过构建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体系,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数字技术产业园等“四大产业园区”,使园区产业在增量上有较大发展。同时,清远高新区正积极改造原有的产业园区,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向“都市型”产业转变。

  人才就是种子,环境就是土壤。“清远高新区将积极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人才环境, 吸引八方人才,以人才促进产业发展,把握产业发展这根主线,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周岐贤表示。

2020-05-11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7109.html 1 清远高新区:紧牵人才创新“牛鼻子” 做区域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