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第A7版:高新园区

扛牢主战场使命 冲刺全国五十强

  ▶  喇晓光  张馨月  本报记者  刘琴

  今年1-8月,孝感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7.4%,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孝感高新区作为孝感市主城崛起的主战场,紧扣“稳增长、强产业、育新质、优环境、惠民生”主线,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显现。

  金秋时节建设忙。在孝感高新区,项目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企业生产车间设备高效运转……一派繁忙的景象中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作为孝感市主城崛起引领区,今年以来,孝感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委、孝感市委全会精神,紧扣“稳增长、强产业、育新质、优环境、惠民生”主线,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质效双升、进中向好”态势,为孝感市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打造“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

  稳增长:激活发展动能

  今年1-8月,孝感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7.4%,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孝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走进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工高理”)新能源汽车PTC(正温度系数)热管理器生产车间,但见6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全速运转,一批批PTC加热器接连下线。作为全球温度传感器市场占有率70%的行业龙头,该企业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国内市场份额高达60%,目前订单排满,预计2025全年产值突破60亿元。

  同样驶入“快车道”的还有孝感福斯汽车线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斯汽车线缆”)。在该企业生产车间,铜线在自动化设备中穿梭如织,化作新能源汽车的金色“血管”。

  自2021年落户以来,福斯汽车线缆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在4年时间里增长了4倍,今年产值有望突破30亿元,成为孝感高新区稳增长、强实体的生动注脚。

  今年,孝感高新区将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运行调度,以项目投资增强发展硬实力,以精准招商提升发展“源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今年以来,孝感高新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合同引资额376.4亿元;亿元以上项目开工34个、投产28个,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强产业:构建现代化体系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孝感高新区坚持“产业强区”战略,围绕“2+2+2”现代产业体系,即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传感器等两大优势领域,光子、算力两大未来赛道,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在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12台高性能计算机正全速运转,算力服务收入突破亿元,为全球200余个顶尖科研团队提供算力支持。未来3年,该计算中心将继续扩展计算集群打造算力高地,为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孝感高新区充分发挥智能终端链、传感器链、光电子信息链等“四链”协同效应,推动英众科技、华工高理、华中光电等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今年1-8月,孝感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同比增长11.3%,光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34.9%。

  育新质:激活创新引擎

  8月20日,在湖北元臻微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元臻微电”)洁净厂房内,该企业首条xMR(量子传感技术)量子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第二三条产线也已启动建设。作为全球唯一的提供第三代xMR磁传感材料及元件的专业企业,元臻微电超灵敏磁传感技术有效破解“卡脖子”难题。

  今年以来,孝感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精心培育壮大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重点聚焦传感器等领域,依托华工高理等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围绕汽车、医疗等应用方向,形成设计、制造、封装全链条产业集群。目前,华工高理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传感器企业。

  如今,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在孝感高新区次第花开: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元臻微电、联光元和、德睿光电、英联科技等正加速成长为区域创新共同体的中坚力量。

  优环境:厚植兴业沃土

  “过去干部走访像‘走亲戚’,如今包保干部每月带着相关政策清单上门‘打卡’,服务渗透到生产全环节。”湖北展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道出孝感高新区政企沟通的深刻变革。该高新区建立“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一对一”包保机制,企业门口悬挂的政企联心牌清晰标注联系领导、部门、民警和律师信息,形成“全周期护航”服务链。

  面对华工高理长达10余年的6栋厂房“无证”难题,孝感高新区参照旧城改造政策,组建多部门专班昼夜攻坚,实施“并联审批+容缺办理”,引入第三方安全鉴定,政府部门以公信力为企业“背书”,14天补齐手续,保住了价值20亿元的国际订单。

  “孝感变不可能为可能!”华工高理总经理聂波拿到产权证时感慨道。

  企业对孝感高新区服务高度肯定的背后,是该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孝着办”服务品牌的生动缩影。

  今年,孝感高新区将营商环境视作“永不竣工”的工程,持续优化“全代办、上门办、优化办、省心办”服务机制,真正把企业家当家人、企业事当家事,全力营造“亲商、重商、爱商”的发展生态。

  今年以来,孝感高新区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政企沟通机制,开展恳谈会、企业走访、观察员座谈等活动,依托“高新通”等数字化平台倾听企业心声,形成“发现-受理-转办-解决-反馈-回访”全闭环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企业诉求400多件,协调办结近360件,响应率100%、办结率89%,跑出诉求解决的“高新”速度。

  惠民生:书写幸福答卷

  清晨,在孝感高新区丹阳办事处航天社区,平整的道路蜿蜒向前,规范的停车位井然有序,崭新的健身苑与文化广场相映成趣。凉亭里,老人们凝神对弈;绿茵场上,孩童们嬉笑追逐。“社区环境变化太大了,住得越来越舒心。”居民李大爷感慨道。

  今年以来,孝感高新区始终秉持“民生为大”理念,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推进惠民实事紧密结合,通过“开门搞教育”动态梳理民生问题清单,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持续夯实民生幸福根基。大力实施“民生提质工程”,统筹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孝感高新区的大会社区316户分房安置工作圆满完成,实现拆迁安置存量全面清零;东城高中、孝感市直机关幼儿园等项目加速推进,可新增学位720个;今年上半年,孝感高新区带动新增就业5200人……一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推动该高新区从产业高地迈向宜居新城建设。

  从科技创新的前沿,到民生幸福的现场,孝感高新区正奋力书写主城崛起的“高”“新”篇章,在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全速前进。

  “孝感高新区将紧紧围绕湖北省委赋予孝感市的战略定位,结合自身优势,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扛牢使命、加压奋进,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区、主城崛起引领区,力争到203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双千亿’目标,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超过500亿元,跻身全国高新区50强,在湖北省开发区中排名前5位,为孝感‘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孝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程培毅说。

2025-10-20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8550.html 1 <p>扛牢主战场使命 冲刺全国五十强</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