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叶伟
当前,光模块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10月9日,光模块领军企业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易盛”)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高光荣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1143.07万股,转让价格确定为328元/股,初步确定受让方为16家机构投资者。此外,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际旭创”)、苏州天孚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孚通信”)等光模块行业企业股价也是一路飙升。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算力需求的持续增加,光模块产业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期,发展前景被市场看好。
市场需求旺盛
光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器件之一,主要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被誉为“数据高速公路”的基石器件。
“光模块是数据中心与AI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硬件组件,其本质功能是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高速转换,从而支持服务器、交换机、GPU集群之间的海量数据传输。”薪火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翟丹说,在AI大模型时代,光模块的角色已从“配套元件”跃升为决定AI算力效率与扩展能力的核心器件之一。
中关村人才协会RWA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高斌说,光模块作为光纤通信领域的关键组件,其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及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在AI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市场需求旺盛和技术升级下,光模块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增长。
新易盛发布的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282.64%;归母净利润达到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63.85亿元,同比增长295.39%。
中际旭创发布的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上升36.95%;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上升69.4%;扣非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上升70.4%,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81.15亿元,同比上升36.25%。
天孚通信称,2025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上升57.84%;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上升37.46%;扣非净利润8.67亿元,同比上升35.27%;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5.11亿元,同比上升83.34%。
吴高斌表示,未来,随着5G、AI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光模块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行业空间巨大。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235亿元,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将接近700亿元。
抢占市场先机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光模块产业链多家公司谋求扩产,抢占市场先机。
9月22日,汇绿生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9月18日,该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汉钧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钧恒”)全资子公司湖北钧恒科技有限公司与鄂州临空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及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口岸和招商服务中心签订《光电子产业园房屋租赁合同》。据悉,此次租赁旨在支持武汉钧恒年产150万只光模块生产基地建设。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公司2026年产能配套目标较此前有进一步提升,且相较此前预期,扩产速度会继续加快,但整体仍处于持续调整过程中。产能结构上,预计2026年产品仍将以800G光模块为主,但1.6T产品也会逐步实现量产上量。
中际旭创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公司在积极推进高端产品如1.6T和800G在国内和海外的产能建设,保障在行业需求快速提升的同时,继续保持交付能力的优势。
新易盛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泰国工厂一期、二期均已正式投产,目前产能充足,并持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能规划与优化。1.6T光模块具体放量进度取决于市场及客户的需求情况。
此外,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联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沃格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纷纷增加光模块产能和研发计划。
受访专家表示,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光模块企业加大布局,希望在这一轮行业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争取更为丰厚的市场回报。
吴高斌说,光模块行业企业谋求扩产,能够推动技术持续加速迭代,不断提升光模块产品性能,促进整体成本逐渐降低,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关于未来我国光模块行业企业如何占得先机,业内人士表示,行业要持续创新,推动光模块技术沿着“速率迭代—材料创新—封装突破”的路径加速演进。
“未来两年光模块行业仍是‘800G主攻、1.6T起量’结构。”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表示,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要坚持产能与供应链“双轨”驱动,即一方面把800G光模块产品做深做稳,确保规模交付与成本曲线继续有优势,另一方面尽快把1.6T光模块产品从工程样机推进到“可复制的量产”,才能在明后年的结构切换中占得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