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第A7版:高新园区

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结硕果

  ▶  唐唯珂 郑康喜

  近日,从广州高新区获悉,截至目前,该高新区已累计获批创新药品种12个,数量占广东省一半。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主体数从1000家增长到4800家,增长3.8倍,每年新增新药临床批件近百件,连续4年居广东省第一。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通过持续优化政策体系、搭建人才集聚平台、聚焦细分赛道,以精准培育加生态构建的发展路径,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跃迁,并迎来一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硕果。

  深耕基因递送

  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复杂链条中,基因递送是连接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发展的核心瓶颈。

  2014年,世界知名分子生物学家蓝田博士在广州高新区创办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舟生物”),开启了基因递送领域的创新征程。

  成立之初,云舟生物便敏锐洞察到行业痛点。传统实验室自主构建基因载体,不仅需要科研人员花费数月甚至半年时间自学相关技术,还面临成功率低、序列错误率高、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标准化、商品化的解决方案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为破解这一难题,云舟生物耗时数年研发出全球首创的载体家智能设计与订购平台。根据云舟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整合120余种载体系统、超200万载体元件库及1100余种载体骨架,搭载自主研发的智慧纠错算法,能自动优化设计方案并规避潜在错误。科研人员无需专业编程知识,只需在平台上按需求搭积木式选择元件,即可完成个性化载体设计,大幅度降低了使用门槛。

  与线上设计平台配套的是线下乐高式载体高通量智慧生产平台——通过信息技术赋能生产流程,云舟生物实现高度定制化载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年均构建个性化载体超8万个,效率较传统实验室提升数百倍,成功开启定制化基因载体的商品化时代。

  而依托核心技术优势,云舟生物的业务也快速从广州高新区出发,辐射全球。

  截至2024年9月,云舟生物累计为全球客户定制载体数量突破100万,服务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家机构,其中,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高校的客户覆盖率达到了90%,全球TOP 30药企的客户覆盖率亦超过90%,产品成果的全球文献引用量逾7000篇,成为全球最大定制化基因载体供应商。

  集聚优质企业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的跃迁并非单一企业的偶然成功,而是通过打造优质产业生态,形成外来龙头企业引领加本土企业协同的集群发展格局。

  一方面,广州高新区凭借完善的配套设施、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长三角等地区的头部药企落户;另一方面,本土中小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加速成长,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网络。

  华东生物医药产业标杆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的区域布局,是广州高新区吸引力的典型体现。

  2019年4月,恒瑞医药在广州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恒瑞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恒瑞”),计划总投入超10亿元,打造恒瑞医药南方总部及研发中心和广州知识城产业化基地两大核心项目,这也是恒瑞医药在华南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其中,恒瑞医药南方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聚焦多类重大疾病新药开发与多种生物技术研究,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生物医药相关中心。

  2025年1月,广东恒瑞作为持有人的首个一类创新生物药瑞卡西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截至目前,以广东恒瑞为持有人获批临床创新药项目已达16个品种,获批上市品种1个,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

  除恒瑞医药外,专注于自身免疫和肿瘤领域的创新药企诺诚健华也在广州高新区布局生产基地。诺诚健华的入驻,不仅带来先进的小分子创新药和生物药研发技术,还吸引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推动区域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在外部龙头企业带动下,广州高新区本土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一品红药业作为本土培育的药企,长期聚焦儿童用药和慢性病药物领域,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燃石医学深耕肿瘤精准医疗领域,打造全球领先的NGS(下一代测序)检测平台,服务覆盖华南地区超千家医院。这些本土企业与云舟生物、康方生物、广东恒瑞等龙头企业形成互补,覆盖从研发工具供应、创新药研发到临床检测、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2025-09-22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7362.html 1 <p>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结硕果</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