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玉玮
“这是我们村种植的木耳首次进军阿联酋迪拜市场。”9月8日,谈及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示范区”)通过合作让木耳加速走向国际市场,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说,“村民都盼着我们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让全世界的朋友都能尝尝来自秦岭的好味道。”
今年6月初,杨凌国合跨境贸易有限公司选派专业团队前往柞水县考察木耳产业,从等级、规格、品质等方面严格挑选,最终选出符合迪拜市场销售标准的优质木耳。7月29日,一辆满载1000公斤木耳的货车从金米村木耳加工厂房驶出,这批木耳通过海运发往迪拜。预计到今年年底,杨凌示范区将帮助金米村销售木耳2.5万公斤,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这是杨凌示范区外贸动能强劲的一个缩影。今年1-7月,杨凌示范区进出口总值9.7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8.58%,增速位居陕西省第一。
成绩背后,是杨凌示范区打好外贸拓展硬仗、全力推动外贸提质增效的努力。
杨凌国合跨境贸易有限公司是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依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的平台优势,该企业面向全球开展农产品进出口、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已与俄罗斯、瑞士、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中国优质农产品加速“出海”。
依托中欧班列(西安)的钢铁动脉,杨凌示范区积极探索粮食贸易、大宗农产品贸易等业务,持续建强“海外农业园区+海外仓+中国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平台,初步构建起国际农业产能合作体系。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杨凌示范区累计向10余个国家出口鲜果约5600吨。越来越多“中国味道”正在走向世界,收获全球“粉丝”。
加速“出海”的背后,是一套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杨凌示范区不断培育外贸新动能。
随着农科云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投用,杨凌示范区同步在陕西、山东等6省设立农产品集采基地,为涉农企业提供通关、物流、金融一站式服务;围绕农业贸易,杨凌示范区在境外布局建设一批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和农产品海外仓,为中国农产品提供展示交易平台和物流仓储设施;建立多部门协同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从备案、通关到退税的全链条指导,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我们正加速打造集技术交流、产品展示、贸易洽谈于一体的‘国际农业会客厅’。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为外贸企业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加快培育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尽快将杨凌自贸片区建设成为贸易投资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的农业高能级开放平台。”杨凌示范区自贸办主任苏亚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