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伟) 8月20日,“好望角科学沙龙”中英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活动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来自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英国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学者,与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同济大学的学者,以及科技投资和成果转化界10余位代表一同交流,探讨中英两国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此番来到上海,看到中国创新创业氛围,我们感到十分激动。”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杰出青年人才协会创始人顾赛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相关垂直领域的AI进程。AI在医疗、能源、金融、机器人等领域的落地,推动了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2010年,3位英国年轻人创立了AI研究机构DeepMind,成为AI时代无法忽略的一家企业。这也是英国科研和创新实力的一个缩影。”
该期沙龙3位发言嘉宾分别介绍了他们在AI与相关领域结合的应用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合院长高扬分享了她对AI技术在空间机器人领域应用的看法。伦敦国王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口腔健康副教授李云鹏、爱丁堡大学信息学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金融计算和风险建模教授马铁军分别带来“AI+牙科”“AI+金融”领域的项目介绍,展示了AI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
马铁军在分享中表示,过去5年,爱丁堡大学每年都会举办投资者与创新者合作研讨会,邀请数百名投资者、高校学者及学生参加,并基于这一系列活动孵化了150多家苏格兰创新企业。
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介绍了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西光模式”。“我们通过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第一笔资金’缺失的难题,构建了‘一院所+一基金+一平台+一园区+一智库’的‘五个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同时,米磊还介绍了中科创星(上海)高质量孵化器正在实践的“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模式。
据介绍,“好望角科学沙龙”系由中科创星发起,由中科创星、东壁科技数据有限公司、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共同主办,致力于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创融合与跨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