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第A9版:高新园区

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再突破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西安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

  西安高新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西安高新区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

  西安高新区全景图

  西安高新区供图

  ▶  本报记者  邓淑华


  作为西安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西安高新区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西安高新区位列全国第五,充分彰显出全国一流科技创新能力。


  2025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举措,以“破冰式改革”擘画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蓝图,通过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全国首创专利申请前评估体系等硬核举措,着力破除发展障碍,将科技创新的“施工图”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实景画”,为打造全球硬科技创新中心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擘画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蓝图

  改革创新,政策筑基。今年年初,西安高新区发布《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西安高新区将通过实施“原始创新策源、新兴产业育成、科技企业集聚、人才创新创业、产业生态构建”等五大重点任务,于2030年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先进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球硬科技创新中心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围绕五大重点任务,《行动方案》提出了具体举措:在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方面,要加速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在打造世界级新兴产业引领地方面,要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首位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式联动和全产业链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在打造世界一流科技企业集聚地方面,要实施科技领军企业登顶计划,实施高成长科技企业倍增计划,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优育计划;在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优选地方面,要集聚全球顶尖人才队伍,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资金链,打造集成化科技服务体系;在打造国际一流产业生态示范地方面,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探索要素高效流通机制,优化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在此基础上,西安高新区制定了组织保障、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跟踪评估四大保障措施,确保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实施方案落到实处,顺利推进。

  今年4月,西安高新区又接力发布《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举措》,聚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9个方面实施24条针对性举措,从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优化,从人才引育到成果转化,全方位打通创新链条,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在系统性顶层设计与相关政策创新突破的助力下,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累计组织技术项目路演、供需对接等活动7场次,梳理技术合同2700余项,促成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落地转化77项。

  筑牢知识产权高地

  今年4月,西安高新区与西北大学法学院合作设立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将重点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实务、成果转化等专题培训,预计每年培养专业人才100余人次,将有效缓解辖区知识产权人才短缺问题,为西安高新区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提供人才支撑。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成立后,西安高新区将与西北大学法学院紧密合作,精心设计培训课程、汇聚优质师资,围绕系统化、规范化、国际化、实效化人才培养要求,努力培养精良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为西安高新区加快专利转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设立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是西安高新区筑牢知识产权高地的一个小举措,而这个小举措背后蕴含着大文章。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在知识产权创造高度、保护力度、运用广度方面持续探索和实践,先后建立专利可视化中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商标品牌指导站等服务载体,夯实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基础。

  西安高新区深入实施国家商标品牌战略,支持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提高商标知名度,提升商标品牌资产价值。截至2024年年底,西安高新区累计受理商标相关业务4700余件,接待各类商标业务咨询6000余次,受理PCT(海外专利)专利申请139件、专利质押662件,质押总额15.93亿元。

  西安高新区还成立陕西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丰富市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西安高新区借助陕西省、西安市专利转移转化专项计划项目,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截至2024年年底,西安高新区累计培育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4个、高价值提升项目企业32家、专利转化服务平台2家,发布专利导航3项。

  同时,西安高新区发挥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作用,依托辖区13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站,健全调解、仲裁、诉讼服务机制,做到从申请、举报、投诉到维权的快速反应、协同运作,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

  西安高新区还积极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践(西安高新区)基地的载体优势和先导作用,搭建起专利审查员、企业研发人员和知识产权工作者的相互交流学习平台,为示范园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目前,西安高新区已集聚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机构603家,占陕西省总量的45%;培育国家级、陕西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及优势企业192家,位居国家高新区前列。

  全国首创专利申请前评估体系

  为破解专利申请源头质量不高、转化难等问题,今年,西安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系统性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体系,以“四关攻坚”重塑创新生态。

  首先,把好源头关。西安高新区从专利的可专利性、技术竞争力等维度对项目赋值,划分A、B、C、D等级,优化专利结构。

  其次,抓实能力关。西安高新区遴选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资深专家,组建评估专家库,并聘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进行抽查复核,形成闭环管控。

  再次,聚焦效率关。西安高新区搭建专利申请前评估公共服务平台,配套线上管理分发系统,实现全程线上评审。

  最后,守牢安全关。西安高新区与评估专家签订严格保密协议,系统随机分配评估任务,确保专家盲评。

  截至2024年年底,西安高新区累计专利授权量超过16万件,有效发明专利5.9424万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0件,其中高价值专利2.7386万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4.8719万件。

  下一步,西安高新区将进一步整合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及存量有效专利的分级分类管理,构建有机结合的技术成果评价体系,打通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全链条,有力促进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

  从顶层设计的“行动方案”到精准落地的“24条举措”,从知识产权生态链的完善到专利评估体系的革命性创新,西安高新区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通过实施技术、人才、平台、政策、市场、资本“六个赋能”,不断攻克发展难题。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区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6家,陕西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超过6000家。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西安高新区将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高新力量。

2025-08-25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5909.html 1 <p>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再突破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