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第A7版:高新园区

以“企业之树”汇聚“产业丛林”

湖南湘江新区推动企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  李思晓  袁路华  李文晴  本报记者  刘琴

  10年砥砺奋进,历史的如椽巨笔绘制湖南湘江新区的创新画卷。2025年是湖南湘江新区获批设立10周年。以江为名,以新为魂,10年来,湖南湘江新区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以“企业之树”汇聚“产业丛林”,着力推动企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如今,新区拥有七大产业园区,10条重点产业链,三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区扎根,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2015年5月24日,湖南湘江新区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揭牌,开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不懈探索。

  10年来,湖南湘江新区以湖南省5‰的土地,创造出9.2%的GDP;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如棋局铺展,100万名英才来此创新创业;这里培育出一大批硬科技企业,拥有工程机械、新材料和电子信息3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10条重点产业链。

  如今,科创企业的拔节声与产业升级的轰鸣声交织成时代的“交响曲”,产业浪潮从湘江之滨涌向五洲四海。

  聚“链”成群

  当晨光初照桐梓坡,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域正跃动着强劲的产业脉搏。湘江新区依托传统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像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维信息”)一样的互联网企业,见证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式”崛起与集群发展的辉煌历程。

  作为最早一批落户的互联网企业,拓维信息从1996年仅有十几人的软件工作室,发展到如今带动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龙头企业,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国产软硬件一体产品与服务提供商。29年来,拓维信息不断求新求变,从软件“拓荒”处突围,与华为共建“兆瀚”服务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物联世界,芯连未来”为发展战略,致力于能源数字化技术与服务,成为领先的能源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湖南汇视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国内首个基于国产算力预训练的视觉基座大模型“橘洲”V1端侧版本,实现秒级出图……

  乘着国内互联网产业兴起的东风,在湖南省专项政策和产业基础的双重优势叠加下,湘江新区出台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发展举措,集聚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众多企业,串点成链,聚链成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如今,湖南湘江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集聚相关企业超1.5万家,形成以移动互联网和软件技术为主导,以先进计算、新一代半导体技术为特色的发展格局。

  湖南湘江新区长沙信息产业园产业发展局副局长陈文娣告诉记者,新区已集聚湖南省移动互联网和软件60%相关企业,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11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上市企业13家。

  聚“材”创新

  走进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锂电池三元材料数字化车间,可以看到整洁的蓝白色生产线贯穿多个车间,一盘盘生产材料在传送带上平稳前行。在经过烧结、粉碎、除磁等10余道工序后,这些黑色粉末被加工成高品质电池正极材料,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无人机、电动汽车等产品提供强劲的“心脏”。

  作为国内首家获得RMI审核证书的正极材料企业,巴斯夫杉杉不仅通过了海关AEO高级认证,还初步构建了从“矿—冶炼—前驱体—正极—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布局,彰显其在新材料行业的领导地位。

  岳麓山下,“新”潮澎湃。新材料是先进制造业的“底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产业的支撑。一直以来,湘江新区攀“高”逐“新”,培育和引进一大批新材料企业,形成了千亿元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凭借先进的前驱体合成、正极材料制备、废旧电池回收等技术,在动力三元材料市场独占鳌头,单晶三元、高镍材料更是享誉业界,其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集硅材料、高效单晶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组建了国家光伏装备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形成了高效光伏产品制造、光伏发电系统EPC、国际光伏工程建设与运维三大业务矩阵;湖南方恒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恒新材”)以“炸裂”技术冲破金属复合领域壁垒,从“跟跑”一跃成为“领跑”。

  “现在国内复合材料产业的高端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而我们是国内唯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金属爆炸复合材料企业。”方恒新材常务副总经理刘姗娅向记者介绍说。

  新材料再向“新”生,创新矩阵中既有行业龙头也有科技新锐。湖南湘江新区科创局处长陈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目前,湖南湘江新区新材料产业企业有2400多家,其中重点企业有200家(含统筹区域)。在先进储能材料领域,汇聚了长沙80%以上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成为湖南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最集中的区域。

  聚“绿”引“凤”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湘江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环保产业正在成为湘江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据显示,湘江新区环保产业链共有企业300余家,国家级与湖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湖南省级重点实验室13家。2024年,该产业链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33家,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超135亿元。

  近日,记者走进新区环保企业,探寻其环保产业发展的成功“密码”。

  作为环保产业后起之秀,湖南九九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九智能环保”)走廊中的一块块展板展示着企业在大气污染智能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方面的新成果。

  “我们不是传统的环保企业,属于智能环保企业。”九九智能环保总经理刘淑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早在十几年前,九九智能环保把湘江新区作为“梦开始的地方”,迈出在环保产业赛道奔跑的第一步。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九九智能环保就像一棵被精心培育的树苗,在政策阳光和产业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从2013年获得第一笔500万元风险补偿,到2020年拿到“柳枝行动”的成长基金,湘江新区完善的产业政策和服务体系,为九九智能环保的成长赋能。

  近年来,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2021年,该企业凭借“无组织粉尘智能测控治集成装备”斩获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当下,日新月异;形势,一日千里。湘江新区持续拓展招商渠道,聚“绿”引“凤”,逐“绿”前行。2024年,湘江新区赴福建、浙江、江苏等15个省份开展招商活动41次,对接外地企业52家,成功挖掘外地湘商企业3家。线上联系外地企业820次,筛选出有意向企业50家。成功引进中电新能源、湖南龙种竹产业研究院等多个优质招商项目。2024年,湘江新区环保技术及应用产业链累计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32.5亿元,其中3个项目为5亿元以上。

  据介绍,湖南湘江新区环保技术及应用产业链涉及节能环保、环境设备制造和环境服务三大板块,绿色建材、城市垃圾处理、在线监测、治理设施和环境服务五大领域,培育了中联环境、力合科技、赛恩斯环保等一批龙头企业。

  迎风起势疾驰远,攀高逐新风帆劲。“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新区将继续放大平台优势,通过搭建产业联盟平台盘活企业资源,持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湘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湖南湘江新区供图   版面设计:孙合西

2025-08-25

以“企业之树”汇聚“产业丛林”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5906.html 1 <p>湖南湘江新区推动企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