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第A20版:新材料

透明屏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渐多元化

  参观者在链博会现场体验联想透明屏笔记本电脑。 本报记者 李洋/摄

  ▶  本报记者 李洋

  从迪拜未来博物馆弧形玻璃幕墙上实时渲染城市能源数据的透明屏,到奔驰Vision EQXX概念车中消除驾驶盲区的透明A柱,再到三星Galaxy Z Flip5折叠屏手机上实现全息交互的高透外屏,近年来,透明屏不断刷新人们对视觉交互的认知,而联想近期在展会频频亮相的拥有无边框的屏幕、透明的键盘区域以及有悬浮感底座设计的透明屏笔记本电脑,更让人们看到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可能。

  LED依旧是主力

  近日,在甬江实验室成果展厅,一块LED(发光二极管)全息透明屏引人注目——它既能呈现逼真立体动画,又能实现透视效果。这款显示产品的核心技术,源自宁波视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曼科技”)自主研发的LED显示驱动芯片。

  视曼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LED全息屏技术,实质上是大屏的Mini LED(微型背光技术)、Micro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技术突破的前夜技术,是从LED直显技术到Mini/Micro的技术路径上的突破。从芯片角度讲,芯片的功耗/尺寸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能耗比越来越低。

  据悉,透明显示屏按技术原理分为多种类型,其中,LED透明显示屏依托稀疏排列的微型LED灯珠实现透明,适用于大尺寸、低成本场景,寿命长且耐候性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LED显示行业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0亿元,其中透明屏细分领域占比将达18%。

  有机构预测,零售橱窗领域正成为LED透明屏最具增长潜力的应用场景,预计到2026年,中国高端商业综合体将部署超过8万块透明屏,单块屏体均价从2023年的3.2万元降至2.4万元。与此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为透明屏创造百亿级元增量空间。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分析表示,透明LED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主推力是零售橱窗、地标幕墙对“不挡光广告”的刚性需求,其次是夜游经济把整栋楼变成媒体立面。微型化COB和倒装芯片把像素间距压到3mm以下,透明度提升到80%,成本却降到每平方米2万元,这是规模放大的临界点。下一步,车载侧窗、家电玻璃门、元宇宙光波导都会把需求再推高,真正爆点可能在2026年前后,当Micro LED透明屏成本跌破高端OLED(有机发光二级体)时,会出现换机潮。

  技术不断迭代

  作为LED技术的“升级版”,OLED透明显示屏采用有机材料涂层,透明率高、显示细腻,适合中小尺寸高精度场景,还可实现柔性显示;LCD(液晶显示)透明显示屏基于液晶技术,透明率较低,成本适中,多用于家电控制等;Mini LED是基于LCD技术的升级版,它使用更小的LED背光灯组,并通过分区精准控制背光;而Micro LED不仅能够自发光,其像素点距离更近、排布更密,显示更加清晰。不过,技术迭代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2010上半年,三星曾展出过一款半透明14英寸笔记本原型产品,这是世界上首款透明OLED屏幕原型产品。在202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三星的电视产品线推出透明Micro LED屏幕;LG电子发布一款透明的Signature OLED T电视,这是全球首款无线透明OLED电视。

  根据QY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透明显示器市场规模达4.12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7.01亿美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0%。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是驱动增长的核心动力。市场机构预测,2025-2030年中国LED透明屏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应用场景从商业广告、展览展示加速向建筑幕墙、智慧城市、新零售等领域渗透,预计2030年室内商用显示占比将达35%。

  另据市场分析机构TrendForce预测,2027年Mini 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将有机会达到18.47亿美元,Micro 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将有机会达到4.06亿美元。

  随着市场不断发展,“透明显示屏市场竞争格局也将逐渐多元化。”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分析表示,一方面,传统显示巨头凭借其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以巩固地位;另一方面,新兴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专注于特定领域或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细分市场中崭露头角。

  屏幕不再是终端而是入口

  视曼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元宇宙/AR/VR时代,透明屏可以让客户体验感、场景代入感更强。当前,越来越多大型建筑幕墙开始用到一些透明屏的“变种”,比如格栅屏,精膜屏这些软性屏,它们可以“卷”起来,甚至折叠起来。

  与此同时,卢克林表示,屏幕正在“建筑材料化”。这也意味着未来行业监管更棘手。“传统统计把显示归入电子制造,可一旦幕墙、车窗同时承担采光、隔热、信息三重功能,产业链就横跨玻璃、化工、车规、建筑四大门类,而现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根本找不到合适代码。”

  “一块透明屏既是玻璃又是电气件,住建、工信、交通、市场监管多头共管,3C认证、消防、碰撞测试标准打架。欧盟已经在讨论把‘透明交互表面’单列为建筑构件,国内预计2025年也会出台跨部委联合规范,企业得提前做合规沙盒测试,否则产品出不了厂。”卢克林说。

  不过,“未来5年,技术、商业、政策3条主线将同时演进。”卢克林预测,技术上,Micro-LED+透明PI衬底会把透光率推到90%以上,亮度拉到5000尼特,彻底告别“暗室屏”标签;商业上,屏厂将被迫转型“场景运营商”,靠广告分成和订阅内容赚钱,硬件一次性买卖变成10年现金流;政策上,各国会把数据隐私、建筑安全、碳排放写入同一部法规,透明屏必须通过区块链溯源才能拿到补贴。“一句话:屏幕不再是终端,而是入口——谁掌握入口,谁就掌控下一座城。”卢克林说。

2025-08-18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5420.html 1 <p>透明屏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渐多元化</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