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第A18版:绿色低碳

青岛高新区“碳”寻绿色发展新机遇

  ▶  肖玲玲

  近日,青岛高新区在绿色发展领域传出好消息:7家企业入选2025年青岛市绿色工厂。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已拥有青岛市级绿色工厂23家、山东省级绿色工厂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以推进绿色工厂创建为契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精益求精

  踏出绿色发展路径

  走进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佐敦”),车棚顶部铺设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光伏车棚可以利用太阳能为工厂提供绿色电力,每年发电可达43.8万千瓦时,约占工厂年耗电量的10%,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92吨。”中远佐敦企业健康安全环境与质量保证经理邓国栋说。

  光伏发电是中远佐敦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涂料行业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中远佐敦通过光伏发电、RTO废气处理设施升级等举措,实现年减碳量达292吨。

  在青岛高新区,类似的绿色企业有很多。

  何为绿色工厂?绿色工厂究竟“绿”在哪儿?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代表着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先进水平。其评价标准涵盖“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五大维度,要求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实现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

  作为润滑与液压领域的领军企业,此次入选青岛市级绿色工厂的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古智能”)深知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盘古智能的核心产品——集中润滑系统,不仅有效保障风电机组在严苛环境下的长效稳定运行,显著降低维护成本和频率,其高效、精准的润滑特性本身即是对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集群集聚

  推动企业“抱团”向绿

  近日,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作为山东省重大项目,该项目遵循LEED绿色建筑金级标准,采购绿电并引入多项先进绿色与智能技术,打造智慧化、可持续发展的零碳工厂。

  为保障项目推进,青岛高新区自项目签约之初即成立服务团队进行全程跟进,协调解决审批、建设、环评等问题,为项目发展保驾护航。

  青岛高新区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绿色转型集群高质量发展,聚焦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构建全链循环+小微统管“双轨”治理新模式,成为山东省生物医药园区绿色转型的标杆。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邦生物”)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因其生产工艺特性,每年产生近万吨废鸡胚等生物源性固废,而传统焚烧处置成本高,还会带来巨量碳排放。

  针对企业难题,青岛高新区采取“龙头企业打造生态链闭环”减污降碳策略,打造区域协同三级循环体系,跨高新区、城阳区、平度市配置资源,构建循环经济走廊。易邦生物产生的废鸡胚经高温消毒由城阳区青岛纯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化为有机肥,平度宝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养基地将有机肥还田利用,同时再为易邦生物供应鸡胚原料,形成循环经济闭环。易邦生物通过革新鸡胚细胞制备技术推动减污降碳,年减废2.25吨;研发“蒸汽灭菌—酶解转化”工艺,实现年减碳8200吨。

  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众多小微企业同样面临绿色发展瓶颈。针对小微企业危废管理,青岛高新区采取“小微企业集中收集管控风险”减污降碳策略,部署物联网电子秤与“一企一码”系统,使危废暂存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1个月,实现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率和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

  强化引导

  加快产业低碳转型升级

  为构建绿色发展体系,青岛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工作,降低企业成本。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据该企业安全环保部副部长石长宏介绍,在青岛高新区生态环境部门的协助下,企业完成生产系统生态化改造,完善危险废物处置流程,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无废工厂”。该企业漆渣年产生量从15.794吨减少至4.063吨。

  2024年,青岛高新区开展“无废园区”建设,结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清洁生产审核等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整合梳理18项重点项目一并推进。目前,青岛高新区化工产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71%、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实现主要固体废物随产随用和贮存量清零,综合利用率接近100%。

  为引导企业向“新”向“绿”、推进节能降碳,青岛高新区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改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扶持,对获得国家级、山东省级、青岛市级绿色制造与绿色数据中心等示范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极大增强了企业环保技改的信心。

  数据显示,近5年来,青岛高新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93.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30.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总量下降39.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5.5%。

2025-08-18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5414.html 1 <p>青岛高新区“碳”寻绿色发展新机遇</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