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伟) 国内商业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2.67亿,同比增长了2.5%;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及次数分别为7.97小时、117.9次,同比提升7.8%、2.6%。
《报告》显示,“大模型”和“智能体”构成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两条主线。
从大模型方面来看,自1月份DeepSeek发布推理模型R1并宣布开源以来,业界迅速引爆“模型落地”与“模型之争”。此后,一方面,各互联网大厂纷纷在自家产品中推出推理模型,如文心一言、通义、腾讯元宝、豆包等;另一方面,各家也纷纷接入开源的R1模型,构成了“开源+应用”的模型生态。
从智能体方面来看,自国产AI智能体应用Manus上线引发出圈效应以来,抖音的“扣子空间”、百度的通用智能体APP“心响”、天工的AI办公智能体、纳米AI搜索的AI超级搜索智能体纷纷上线,构成了“应用+场景”的产业生态。随着场景侧用户持续增加,接下来智能体还会持续爆发。
围绕这两条竞争主线,过去半年AIGC的总用户量持续向上突破,截至2025年6月,互联网/AI科技企业原生APP、插件形态AI应用爆发式增长,规模分别达2.7亿及6.3亿;手机厂商原生APP、AI PC网页端则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规模分别达到5.1亿、1.8亿。
《报告》同时显示,“+AI”和“AI+”成为互联网大厂和各行各业拥抱未来的主旋律。
一方面,“+AI”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不二之选,“in-APP AI应用(AI应用插件)”已经在手机游戏行业以外的全部行业中落地。其中,移动视频行业TOP20 APP中65%已落地AI化升级;同时,拍摄美化行业TOP20 APP中40%已经落地AI化升级,且平均每个拥有5.5个应用插件。AI应用插件类“前三强”均为AI搜索赛道玩家,其中,百度AI搜索、抖音AI搜索、微信AI搜索用户规模分别为2.94亿、2.10亿、1.64亿,而这也将互联网时代格局稳固的搜索赛道推向了变局前沿。
另一方面,“AI+”持续爆发,“AI综合助手”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手机厂商原生APP“前三强”OPPO小布助手、华为小艺、小米超级小爱用户规模分别为1.61亿、1.60亿、0.84亿;AI原生APP“前三强”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用户规模分别为1.63亿、1.41亿、0.25亿;PC网页端AI应用表现上,百度AI助手、知乎直达、ima copilot用户量分别为2770万、987万、940万。此外,随着软件端的持续突破,AI硬件市场也在加速变化,如小米推出AI眼镜,搭载“超级小爱”,可以语音唤醒、与APP交互,小米眼镜APP日活跃用户规模在6月底达到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