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以下简称“科学城”)重点产业推介会举行。推介会上,科学城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3条重点产业链,向全世界展示3张闪亮名片——“科学之城”“希望之城”“品质之城”。
“科学之城”,创新浓度相当高——实验室与生产线只隔一条道路,论文成果与专利高效同步转化。
科学城把创新融入基因。这里拥有重庆市级以上科创平台372家,其中国家级22家;国家级孵化器与众创空间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高新技术企业405家、科技型企业2933家,人才总量年均增长15%。2024年,科学城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5.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为63.11件、高价值发明专利为29.21件,均为重庆市总量3倍。
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28所院校25万名师生,与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顶尖院所同处一城,形成“校区—园区—社区”无缝衔接科创圈。超瞬态实验装置、中子源科学装置、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硅基混合集成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金凤实验室、嘉陵江实验室等“硬核”平台密集落地,为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等前沿赛道提供澎湃动能。
“希望之城”,3条千亿元级产业链集聚成势——企业入驻这里,就像加入一台高速运转的“产业发动机”,不出园区即可找到上下游合作伙伴。
科学城紧扣新型工业化要求,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个千亿元级主导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2个500亿元级特色优势产业,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空天信息、人工智能(AI)及机器人3个百亿元级未来产业。
目前,三安意法等集成电路重点项目运营投产,以华润微电子、SK海力士为代表的知名企业正助推重庆市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惠普、广达、英业达等外资笔记本电脑龙头深耕多年,全球每3台笔电就有一台“科学城造”;货拉拉等我国香港投资企业落子布局,科学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三电—整车—智能网联”生态圈日臻完善。
2024年,科学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3年领跑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占重庆市比重超40%,成为重庆外向型经济核心区。
“品质之城”,宜居宜业的“国际会客厅”——无论是跨国高管还是初创青年,都能在这里做到“喝咖啡、谈合作、做实验”三不误。
科学城把“人的体验”放在首位,交通上5条高铁、3条城际、5条市域铁路密织成网,6小时直达北上广、40分钟到成都;“小政府、大服务”模式下,省级行政权限418项全域通办、跨域快办、一窗综办、集成好办。
科学城“金凤凰”政策体系全面升级:1万平方米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开门迎客,国际人才社区、青年人才公寓拎包入住,教育、医疗、商业、文化配套同步到位,真正实现“工作生活在科学城,一公里内都搞定”。
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科学城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能级跃升。计划到2027年,形成“三大千亿元级、五个百亿元级”产业链条,总体构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引领、未来产业为牵引的产业集群体系。
据悉,此次推介会由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办,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重庆市贸促会承办。吴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