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晓燕) 7月1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主题活动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全球供应链报告与指数发布会上,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及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正式发布。
《报告》系统分析了全球供应链促进体系在过去一年的最新态势,发现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同时,全球经贸规则侧重全球供应链包容发展,发展中国家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创新、绿色和中小企业发展受到高度关注。《报告》还总结了中国为促进全球供应链发展做出的主要实践和带来的最新机遇。
与《报告》同步发布的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由韧性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促进指数共同构成,对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连接程度、创新水平、发展韧性进行全面评估。
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显示,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仍较稳定,2018-2024年,构成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的促进、连接、创新和韧性4个指数值均有所提升。其中,促进指数量化评估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环境,该指数从2018年的1增长到2024年的2.71;连接指数量化呈现全球供应链的连接程度,该指数从2018年的1增长到2024年的1.56;创新指数重点是全面衡量全球供应链的内驱动力,该指数2024年增长到2.16;韧性指数科学反映全球供应链内在质量,包括供应链的预防能力、抵御能力、恢复能力等,2024年该指数增长到1.22。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院长赵萍指出,上述结果充分表明,尽管世界经济中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持续增加,但是促进因素始终占据主流,全球供应链正朝着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这也再一次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综合《报告》及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研究,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提出五方面建议,一是打造高效联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外部环境保障;二是坚持开放包容的多双边规则,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为全球供应链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三是制定互利共赢的供应链政策,摒弃保护主义、内部主义思维,共同促进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安全高效运转;四是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促进全球创新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动,为全球供应链提质升级注入更强动力;五是完善普惠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