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伟)7月11日,2025年东北地区科研助理岗位供需对接活动暨直播带岗活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举办,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对接”模式,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助力东北人才就业与产业创新。
启动仪式上,辽宁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胜秋表示,辽宁省始终将科研助理岗位开发作为稳就业、促创新、服务东北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岗位开发规模与匹配效率持续提升,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注入强劲动力。未来,辽宁省将以更高站位推动引才工作,为东北全面振兴凝聚人才力量。哈尔滨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虹作为高新区代表发言,分享了该区在产学研融合与岗位开发中的实践经验。
活动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统计处处长李楠林、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园区处工程师强彬彬均表示,科研助理岗位在连接高校与产业、推动“三高”(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联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举行了“技术赋能官”聘任仪式,5名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获颁聘书,进一步打通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产业需求的对接通道,助力企业攻克技术壁垒,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沈阳高新区、大连高新区等7家单位获授“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牌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企业精准对接人才需求,搭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路径。
启动仪式后,线下对接活动正式开启。近100家涵盖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设展招聘,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近400名学生到场求职,现场投递简历超600份。
此次活动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的精准匹配。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将发挥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作用,联合各方持续落实岗位开发任务,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推动“高校—高新区—企业”深度联动,为高校毕业生搭建成长舞台,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