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青岛市2025年度绿色工厂名单正式发布,青岛高新区7家企业成功入选。这是对企业自身绿色发展实践的肯定,更是青岛高新区扎实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缩影。
此次入选的7家企业为,青岛博宁福田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冠捷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相变能源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奥瑞金(青岛)金属容器有限公司、青岛欧博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将绿色工厂培育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构建强有力的支撑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从企业关心的认定条件、申报流程及申报材料编制要点等方面提供专业翔实的意见与实操建议。
其中,冠捷科技始终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和清洁化生产,工业节能取得显著成效:在设计规划阶段就导入节能减排设计,投资4200万元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中水及冷凝水回收、LED节能灯具应用等五大节能减排项目,每年可节能340万度电,减排二氧化碳约3300吨。相变能源科技专注自主研发高性能相变储能材料及系统,为工业设施提供高效灵活的“绿色充电宝”,有效助力电网削峰填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盘古智能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风电集中润滑系统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其产品显著提升风电场运行可靠性和发电效率,间接减少风电运维过程中的碳排放。
为持续优化发展生态,实现对重点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深度对标分析,青岛高新区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定期组织绿色制造体系梯度培育培训会等活动,搭建企业间学习互鉴、经验共享的桥梁,向企业讲解青岛市和青岛高新区两级奖补政策等内容,并邀请行业领域专家针对企业得分项把握不到位、材料准备不齐全等核心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解答,争取园区年度绿色制造梯度培育成果再创新高。
青岛高新区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持续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形成“培育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的绿色工厂梯队发展格局。
目前,该高新区累计有国家绿色工厂7家,占青岛市总数的10.3%;山东省绿色工厂4家,占青岛市总数的8.5%;青岛市绿色工厂23家,占该市总数的12.2%。此次新增7家青岛市绿色工厂,使青岛高新区拥有的青岛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数量较3年前实现了大幅度跃升。这些绿色工厂广泛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青岛高新区主导产业领域,成为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鲜明标识。
据了解,绿色工厂通过实施绿色化改造,如引入光伏发电、余热余压回收、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等,不仅降低了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更是直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运营成本的下降。例如,奥瑞金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以高品质、高环保产品为载体,致力于打造亚洲先进的金属包装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热能回收系统,年节约能源费用超千万元,不断以技术创新赋能企业运行绿色升级,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全力支持有条件的龙头绿色工厂制定并实施碳中和路线图,率先开展零碳、近零碳工厂试点示范,力争培育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标杆典范,着力打造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高地,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高新力量。
据介绍,当前,青岛高新区正以“绿色工厂”为关键支点,撬动整个产业生态向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全面升级。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热土上,绿色制造持续汇聚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助力青岛市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强音。李心怡